ID: 22563871

8.5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同步训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3-3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8912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八年级,地理,教版,学年,2024-2025,解析
  • cover
8.5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这是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对我国某地区景色的描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人为原因是( ) A.暴雨集中 B.土层构造疏松 C.陡坡退耕还林、还草 D.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地表植被 2.针对该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黄河以其独特的地位和丰富的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黄河贡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巨大的航运价值 B.塑造了东北平原 C.下游提供丰富的水能 D.提供灌溉水源 4.关于黄河中游流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羊肚头巾、信天游、锅庄舞是当地传统文化 B.由流水冲积形成的高原,黄土广布,土层深厚 C.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定西市打鹿岔村曾经坡陡沟深,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当地采取“泥沙就地拦蓄,荒沟变成良田”的改造措施,淤地坝建成后,不仅拦泥滞洪、淤堤造田,而且以坝代路,发挥了桥梁和道路的作用,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打下了良好基础。下图为黄土高原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打鹿岔村位于( ) A.陕西省 B.山西省 C.甘肃省 D.河南省 6.过去打鹿岔村附近河流含沙量大的原因是( ) ①土质疏松,易溶于水 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③植被稀疏,地表缺乏保护 ④人类不合理地过度放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打鹿岔村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探索出的经验为( ) A.在陡坡修筑梯田,发展林果业 B.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合理安排农业活动 C.在缓坡种植山杏、牧草,发展畜牧业 D.扩大煤炭开采量,筹集资金治理环境 “荒坡上栽树崖畔畔上青,山腰腰梯田沟道道坝。秃峁峁变绿海,沟道道赛江南。”一曲悠扬的信天游回荡在陕北的沟沟峁峁间,讲述着黄土高原由“黄”转“绿”的奇迹。下图为某地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信天游歌词中的“沟沟峁峁”是黄土高原长期( ) A.洪涝泛滥的结果 B.水土流失的结果 C.地面塌陷的结果 D.板块挤压的结果 9.可能出现图中景观的省区是( ) A.陕 B.赣 C.粤 D.吉 10.黄土高原由“黄”转“绿”的奇迹( ) A.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导致了黄河最终注入渤海的泥沙大量增加 C.使得黄土高原黄土变得更加深厚 D.彻底解决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问题 “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流水剥蚀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选自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依据题意,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起太行山,西到乌鞘岭,南到南岭 B.塬、墚、峁、川是该地特有的地表形态 C.该地生态环境已经得到根本的改善 D.该地全部位于陕西省、山西省、甘肃省 12.该地生态问题带来的危害有( ) ①减少土壤肥力 ②淤塞河道 ③破坏农田 ④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 A.水资源 B.森林资源 C.煤炭资源 D.石油资源 14.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原来,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