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你 认 识 这 些 图 片 的 故 事 吗 它们都来自于哪位作家笔下? 《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女儿》 《丑小鸭》 《拇指姑娘》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作者简介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 ,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 的方法,凡举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关于童话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炫耀 称职 愚蠢 爵士 勋章 滑稽 陛下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御聘 头衔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不可救药: 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别人说什么自已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读一读 写一写 chèn jī bì hè yù pìn hài jué xūn xuàn xián chǔn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 1、找一找,文章提到了哪些重要人物? 2、说一说,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3、理一理,文章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别是哪些段落?并给它们起个小标题。 4、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 1、文章写了哪些人物 老大臣 官员 皇帝 骗子 骑士内臣 百姓 小孩 新装 序幕(1) 开端(2-4) 发展(5-23) 高潮(24—33) 结局(34—37) 爱 皇帝 织 骗子 看 君臣 展 皇帝 揭 小孩 线索 骗子 皇帝 官员 百姓 孩子 受 助 传 行 揭 骗 3、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 4、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字进行活动的?(用一个字加以概括) 合作探究: 1、第一段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2、故事中的皇帝、大臣、骗子、孩子、百姓分别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 3、骗子的骗局为什么能得逞?骗子的哪句话,起到关键作用? 4、为什么安排一个小孩来揭穿骗局? 1、第一段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做铺垫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皇帝 2、故事中的皇帝是个怎样的皇帝? 学法指导:跳读全文,圈点勾画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和相关动作等语句,并揣摩、分析。 请用“这是一个___的皇帝,我从文章中 可以看出。”来回答。 昏庸 奢侈 愚蠢 虚伪 自欺欺人 几位大臣 用“这是一个 的大臣(骗子|小孩),从 可以看出。”的句式来回答。 大臣: 虚伪 自私 阿谀奉承 骗子: 狡诈 贪财 善于设骗 小孩: 诚实 天真 无畏 虚伪懦弱、胆小怕事 百姓-- 人们由于怯懦,由于害怕自己的行为跟所有的恶人不一样而遭到排斥,往往不敢说出真相,这种害怕被集体抛弃的从众心理,是普遍存在的,是人性的弱点和虚荣的一面。所以为新装唱赞美词的不单是那些不愿失去权位的王宫大臣,还有芸芸众生的平民百姓。 3、骗子的骗局为什么能得逞?骗子的哪句话,起到关键作用?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句话在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骗子抓住了人性中的虚伪、自私、怯懦的弱点,再利用专制制度,皇权的威严,使并不高明的骗局得逞。 4、为什么安排一个小孩来揭穿骗局? 因为小孩子单纯天真,不懂人情世故、无私无畏。 安徒生语:这是一个不堪一击的悲剧,谁都能看得出,可是谁都不愿意说,可怕,可悲。…… 拓展延伸: 你觉得这样的故事真的会发生吗? 虚构的情节 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是童话最大的艺术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