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探究性实验 ———2025届高考百日冲刺小题特训 1.明矾可用作净水剂,某同学设计利用废铝箔(主要成分为Al,含少量Mg、Fe)制备明矾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剂X为NaOH溶液 B.滤渣为Mg、Fe C.试剂Y选用盐酸比用硫酸更合适 D.相同温度下,明矾溶解度小于硫酸钾 2.某研究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上生产无水的过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点燃C处酒精灯,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B.本实验中浓体现出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C.利用该装置制备的原理可表示为: D.装置D适合处理该实验的所有尾气 3.下列实验中,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无水氯化铝 B验证与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用滴定法测定稀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D验证和的大小 A.A B.B C.C D.D 4.实验室利用环己酮和乙二醇反应制备环己酮缩乙二醇,反应原理及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管口A是冷凝水的进水口 B.反应中加入苯的作用:作反应溶剂,同时与水形成共沸物便于蒸出水 C.当观察到分水器中苯层液面高于支管口时,必须打开旋塞B将水放出 D.若将反应物改为苯乙酮()和乙二醇,则得到的有机产物为 5.乙炔亚铜()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暗红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利用电石(含少量CaS、)制备少量。 已知:①制备的原理为。 ②在水溶液中为无色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仪器Y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B.溶液用于除去中的杂质 C.起氧化剂的作用 D.实验过程中三颈烧瓶中溶液褪色后才能打开旋塞a 6.碳酸亚铁与砂糖混用为补血剂。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和步骤可以制备(易被氧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步骤一:实验中先关闭活塞2,打开活塞1和3; 步骤二: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3,打开活塞2,在c瓶中得到产品。 A.步骤一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被氧化 B.步骤二可使溶液和溶液混合 C.装置c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D.装置d的主要作用: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7.已知:碱性NaClO(受热易分解)溶液与溶液反应生成(水合肼,易溶于水,具有强还原性)。实验室利用制取NaClO,从而进一步制得水合肼,并制取叠氮化钠(,不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水)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条件1和条件2均为冰水冷却,目的相同 B.“调节浓度”的目的是防止水合肼被氧化 C.反应器2中加入无水乙醚促进叠氮化钠析出 D.反应器2中生成,则理论上转移2 mol电子 8.以菱镁矿(主要成分是,含少量)为原料制取高纯氧化镁需要经历酸浸、调pH、过滤、灼烧等操作。下列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配制稀 B.用装置乙测定溶液的pH C.用装置丙过滤悬浊液 D.用装置丁灼烧固体 9.实验室用微型装置(如图,加热和夹持装置省略)进行CO还原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 A.操作顺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好药品→滴入甲酸→验纯→加热 B.实验中生成CO的化学方程式: C.实验时,可以将浓硫酸和甲酸互换位置制取CO D.实验结束后,能观察到尖嘴导管口棉花变黑 10.2,6—二溴吡啶是合成阿伐斯汀的中间体,实验室制备2,6—二溴吡啶的步骤如下: 步骤1:在三颈烧瓶中加入2,6—二氯吡啶、冰醋酸,搅拌溶解后,在110℃下,通入HBr。 步骤2: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过滤。 步骤3:利用如图装置回收乙酸。母液回收溶剂后,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合并两次晶体,在空气中干燥。 已知:乙酸、2,6—二氯吡啶、2,6—二溴吡啶的沸点依次为117.9℃、206℃、249℃;油浴温度为100~250℃;沙浴温度为220~35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1采用“油浴”加热三颈烧瓶 B.图示装置中毛细玻璃管起平衡气压的作用 C.接收瓶最先收集到的是2,6—二溴吡啶产品 D.实验中乙酸作溶剂,回收后可循环利用 11.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