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6672

九下13谈读书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4-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16308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九下,读书,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谈读书》 ——— 培根 想一想: 我们每天都在读书,那么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走近作者 他有一句震惊世界的名言: 知识就是力量。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 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 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 著有《随笔》《新工具论》《学术的进步》等。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玫瑰树》。培根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他反对经院哲学,强调通过实验去揭示自然界的秘密,获得知识,并认为“知识就是力量”。他在《随笔》中写了对世家子弟的“社会的与道德的劝言”,内容涉及哲学思想、处世之道等。共中《谈读书》犹如一位睿智老人对晚辈的谆谆教诲:要多读书,读书是有好处的。 知识备查 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 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随笔: 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诗句呢?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和名言警句,理解文章的思路。(重点) 2.学习文中使用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难点) 3.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爱读书的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素养) 怡情( ) 傅彩( ) 统筹( ) 藻饰( ) 狡黠( ) 诘难( ) 要诀( ) 蒸馏( ) 劝诫( ) 滞碍( ) 狩猎( ) 吹毛求疵( ) 豁达贯通( ) . . . . . . . . . . . . . . 字词积累 chóu fù yí zǎo xiá jié jué liú quàn jiè zhì shè cī huò 怡情: 诘难: 滞碍: 要诀: 傅彩: 学究: 范之: 文采藻饰: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使心情愉快。 诘问,为难。 指迂腐的读书人。 不通畅 重要的诀窍。 衡量、检验。 涂上色彩。这里指给言辞增添光彩。 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语词。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练达: 阅历丰富而通达人情世故。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那么本文的 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中心论点: 提示: 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个别的在文章中间,有时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读书的呢? 1 2 3 读书的目的: 读书的态度: 读书的作用: 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推敲细思 全神贯注 孜孜不倦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书足以怡情———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以存心诘难———味同嚼蜡矣。) (读书使人充实———皆有特药可医。)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研读赏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