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1993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课件(共22张PPT)+素材

日期:2025-04-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81次 大小:99098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课件,PPT,22张,实践,综合
    (课件网) 阅读综合实践 实践活动一:小人物形象研讨会 本单元的课文写了许多普通的小人物,这些普通人物的身上闪现着人性的光辉,表现出优秀的品格。 1.回顾课文,参照下面的表格,自主梳理本单元体现小人物闪光点的事件以及品格。 课文 人物 事件 品格 课文 人物 事件 品格 《阿长与〈山海经〉》 《山地回忆》 《台阶》 《卖油翁》 长妈妈 妞儿 父亲 卖油翁 做“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给“我”买来《山海经》 给“我”做袜子;用贩枣的钱买织布机学织布 日积月累做准备,辛苦劳作建造台阶 针对陈尧咨自夸的行为,用酌油之技讽喻因善射而自负的陈尧咨 不卑不亢,睿智自信 勤劳质朴,坚韧不拔 善良慷慨,勤劳朴实 纯朴善良、仁厚慈爱 2.根据上面的梳理,参照下面的示例,用“人+事+品格”的形式进行概括,全班交流。 示例:长妈妈做成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不识字却为我买来了山海经),以至让“我”感受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其实,这不是“神力”,而是长妈妈纯朴善良、仁厚慈爱的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自然呈现。 ①妞儿,在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把辛苦纺线半年赚的剩余的白粗布给八路军战士“我”做了双袜子。她这种慷慨无私的品质体现了根据地人民对抗日八路军战士的拥护与关爱,是浓浓的军民鱼水情的自然呈现。 ②《台阶》中的父亲,把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作为奋斗目标,耗费漫长岁月辛苦劳作,最终建造成高台阶新屋,彰显出他勤劳质朴、坚韧不拔的品格,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质朴、踏实本分的传统美德。 ③卖油翁面对康肃公陈尧咨的炫耀和质疑时,以“无他,但手熟尔”的话语,显示出其不卑不亢的态度,后又以自己娴熟的倒油技艺使陈尧咨信服。他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不仅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也体现出普通人身上的睿智与豁达。 实践活动二:“曲折”之美讨论会 “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叙事作品往往要讲究一点儿“曲折”。阅读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完成下面的任务,探究文章的“曲折”之美。 1.小组合作。梳理本单元几篇课文的故事内容,看看文章在事件的选择、内容组织、详略安排等方面有怎样的特点,是如何体现出“曲折”味道的。 《山地回忆》示例: 事件的 选择 没有选取宏大的战争场面或惊心动魄的战斗情节,而是聚焦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主要描写了:1.“我” 与妞儿在河边不愉快的相遇。 2.妞儿为“我” 做袜子。3.我帮这家善良的老乡运送红枣。4.抗战胜利后,我为表达对老乡一家当年照顾的感谢,送了布匹给他们等事情。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以“布”开头以“布”结尾,围绕“布料”,叙述军民之间真挚淳朴的情谊以及人性的美好,将各个事件串联起来。 在叙述过程中,作者巧妙地穿插了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以及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描绘,使故事内容丰富饱满。妞儿从最初对 “我” 的不友好,到后来主动为我做袜子,人物态度的转变过程在作者细腻的描写中得以清晰展现。 让读者感受到由共同的抗战理想连接的战士和乡亲之间的情谊逐渐亲密,情节也随之跌宕起伏。 内容 组织 详略 安排 详:围绕军民之间真挚淳朴的情谊以及人性美好的主题,作者详写“我”和妞儿一家情谊逐步深厚的过程。内容主要包括妞儿从最初对 “我” 的不友好,到后来知道“我”因为抗战,物资短缺没有袜子穿,一家人省出布料给“我”做袜子、让我在他们家用热水洗脸,“我”帮他们运红枣,新中国成立后为表感谢给他们买布料等事情。 略:对于一些与主题关联不大的事件,比如山地的抗战过程、部队情况、新中国成立等内容都一带而过。 “曲折” 味道 文章的曲折主要通过人物关系的变化体现:文章中 “我” 与山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