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2062

湖南省娄底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355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南省,入学,答案,试卷,语文,考试
  • cover
2025年娄底市第二中学高二春季入学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敦煌之名从何而来?又有何含义?引用最多的,就是东汉应劭为《汉书》作注时的解释:“敦,大也;煌,盛也。”关于敦煌最早的神话出现于《山海经》,那里面讲“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员百里”。现在的三危山景区位于敦煌东南,主峰在莫高窟对面。 敦煌学是目前世界上以地名学的国际显学。敦煌只是西北地区的一个县级市,为什么敦煌如此特殊,能形成一门以其地名而命名的学科,而且成为世界关注、举世闻名的学科? 敦煌之所以引人关注,是由其地位决定的。今天,如果没有敦煌石窟,国际组织和普通百姓是很难知道它的;如果没有敦煌学,世界的学者也难以对敦煌有深入了解。汉唐时期,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而丝绸之路又是古代很长时期内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道路。敦煌在丝绸之路和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特殊地位,赋予敦煌以地名学的条件。敦煌文献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这是因为中国的史学传统是当代人基本上不修当代史,多是后代修前代的历史。由于敦煌文书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说应有尽有,所以被称为“学术的海洋”、中国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敦煌学之所以能形成一门以地名学的国际显学,除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百科全书”式的文献,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即敦煌的石窟艺术。这又是“西夏学”“徽学”“吐鲁番学”等无法可比的。虽然说敦煌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佛教艺术的源头也在印度,但敦煌文化却有独特的地位。莫高窟的创始者乐傅是敦煌本地人,法良也是“从东届此”。这就说明,敦煌艺术也是中华民族固有文化的反映,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刘进宝《敦煌学何以成为国际显学》) 材料二 敦煌引起人们关注,是因为1900年藏经洞的发现。1908年,伯希和来到莫高窟对所有洞窟进行编号、测量、拍照,拍摄了大量照片,同时抄录了各文字题记。其后,编为《敦煌石窟图录》6卷出版。伯希和于1909年曾在北京展示被其劫走的敦煌文书,引起中国学者的重视。中国学者开始对敦煌文献进行记录、刊布和研究,但是对于敦煌石窟的艺术一直没有重视起来。 1941年,画家张大千到敦煌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临摹。张大千为洞窟编了号,共编309号。在敦煌文物研究所昀编号没有公布之前,张大千的敦煌石窟编号被学术界普遍采用。1942年5月,由当时教育部成立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成员陆续到达教煌,不仅考察了敦煌石窟,还考察了敦煌周边的汉长城,并发掘了敦煌地区的古墓葬。 这些调查成果陆续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1944年1月,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对敦煌石窟有计划地保护与研究工作逐步展开。 20世纪80年代是敦煌石窟艺术研究飞速发展的时代。敦煌文物研究所编的《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1—5卷)以及重要工具书《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先后出版。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对敦煌石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壁画图像的考证研究是参加人数最多、取得成就最大的领域。敦煌壁画的内容十分丰富,对这些壁画内容的考证、定名,探索其来源,是敦煌石窟研究的基础工作。石窟考古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以樊锦诗为代表的学者对敦煌石窟做出了严谨细致的分期排年研究,不仅对敦煌石窟作出了科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