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一 主备人 审核人 高萌 备课时间 2025.3 课题 《这是我们的校园》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2 内容 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课《这是我们的校园》第二课时,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校园内不同场所的功能(教室、食堂、体育馆、图书馆、少先队队室等),帮助学生建立对校园的归属感,理解校园环境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并学会用简单语言描述场所用途。 课标 分析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增强集体意识,树立责任感和归属感。 课程目标:通过观察和表达,学会描述校园环境的功能,感受校园生活的多样性。 学情 分析 学生特点: 1.年龄小,思维直观:6-7岁学生依赖具体形象,需用图片、视频辅助理解抽象场所(如“少先队队室”)。 2.注意力短:易分心,需穿插趣味活动(角色扮演、随机问答)保持专注。 知识基础: 1.熟悉日常场所:能简单描述教室、食堂用途,但语言简略(如“食堂是吃饭的”)。 2.陌生场所认知模糊:对图书馆、少先队队室功能缺乏系统理解(如“图书馆只是借书的地方”)。 学习难点: 1.表达不完整:部分学生词汇有限,难以用完整句子描述功能(如“体育馆是打球的地方”)。 2.内向学生参与度低:需通过小组合作、同伴示范鼓励表达。 学习 目标 1.能说出校园主要场所的名称及功能(如“食堂是吃饭的地方”)。 2.通过师生对话和情景模拟,提升观察和表达能力。 3.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性,增强对校园的热爱和责任感。 学习 重难点 重点:准确描述校园场所的功能。 难点:用完整句子表达(如“图书馆是学习的第二课堂”)。 课前 准备 课件及相关影视频资料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课程导入(目标1) 师:“同学们,今天有位外国小朋友小飞来到我们学校,他想参观我们的校园,你们愿意当小向导吗?” 生:“愿意!我带他去教室!” 师:“好!小飞问,教室是做什么的呀?” 生:“教室是我们每天学习的地方!” 观察学生是否能快速说出场所名称及基本功能。 对回答模糊的学生提示:“教室里有课桌和黑板,我们在这里学什么?” 交流探索,引导生活(目标1、2、3) 师:(依次展示PPT图片) 1. 食堂:“这里是哪里?有什么作用?” 生:“食堂!我们在这里吃午饭!” 师:“对!食堂的饭菜让我们健康成长!” 2. 体育馆:“小飞说,这里和他学校的体育馆不一样,你们能介绍吗?” 生:“我们在这里上体育课,还能打篮球!” 3. 图书馆:“图书馆和教室有什么不同?” 生:“图书馆可以安静地读书,还能借书!” 师:(播放少先队队室图片)“小飞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这是哪里?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生:“少先队队室!我们在这里参加活动!” 师:“对!这里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我们一起看看少先队员的宣誓词吧!”(展示PPT宣誓内容) 师:“谁能模仿少先队员的宣誓?” 生:(举手)“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 师:“太棒了!记住,少先队队室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地方!” 师:1. “小飞提问:教师办公室是做什么的?”(随机点名) 生:“老师在这里备课、批改作业!” 2. “食堂的午餐有什么作用?”(随机点名) 生:“让我们吃饱,健康成长!” 3. “图书馆为什么叫‘第二课堂’?”(随机点名) 生:“因为我们可以自己学习新知识!” 通过学生回答,评估是否能用完整句子描述场所功能。 观察学生是否能结合图片理解少先队队室的功能,并模仿宣誓。 记录学生回答的准确性和语言规范性。 对表述不完整的学生补充:“图书馆是学习的第二课堂,对吗?” 对不理解“团队合作”的学生举例:“比如大家一起做手工,就是团队合作哦!” 对回答错误的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