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2879

22 太空一日 教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763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太空,一日,教案
  • cover
22 太空一日 教学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抓住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思维能力) 2.精读词句,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和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敢精神。(审美创造) 3.通过《太空一日》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为拓宽学生视野,赓续航天精神,我校将组织全校师生前往航天科技馆,开展以“致敬航天英雄,感悟航天精神”为主题的航天科技研学活动。让我们旅有所见,行有所获,一起开启奇妙的航天之旅吧! 二、教学新课 学习任务一:中国航天,我知道 自古以来,人类就梦想有朝一日展翅飞翔、遨游太空。从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到明朝万户(人名)进行的人类最早的固体火箭升空实验,中国人的飞天梦做了数千年。 2003年10月15日9时0分0秒,“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4圈以后,于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的主着陆场。中国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乘“神舟”,赴太空。在迈向宇宙的漫漫征途里,这是又一次光辉的起航。 学习任务二:太空一日,我体验 这篇课文很长,引导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浏览的方法。说一说杨利伟经历了怎样的太空一日,请用一个词来概括。 参考示例:这篇文章写了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从升空到遨游再到返航的过程。可以用惊心动魄、令人后怕、充满意外等词来概括。 2.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请同学们再次浏览文章,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单。 参考示例: 学习任务单 次数 遇到的意外情况 心理活动或举动 第一次意外 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 非常痛苦,感觉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第二次意外 飞船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产生了“本末倒置”的错觉。 想象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以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靠意志调整过来。 第三次意外 不时出现一种像木头锤子敲铁桶的声音。 开始很紧张,趴在舷窗听,并没有发现什么。 第四次意外 左右舷窗出现裂纹,舱内温度升高。 起初非常恐惧、害怕,当发现左边也出现裂纹时,稍微放心一点儿。 第五次意外 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飞船抛出降落伞盖,并迅速带出引导伞,一系列迅速剧烈的动作,对身体的冲击很大,很受折磨。 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三、课堂小结 “意外”不断,危险时有,这就是太空给航天员带来的未知与危险。作者运用四个小标题叙述了航天员“一日”的惊险经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惊险与意外交替出现,扣人心弦。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新课 学习任务一:英雄风采,我学习 1.当所有人仰望星辰大海的时候,杨利伟在文中用“过来人”的视角向大家展示了航天英雄眼中的世界。他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请同学们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按句式回答:我认为文中的_____,体现了航天员的_____。 参考示例: (1)我认为文中的通过观察,认为在太空看不到长城;不仅自己观察,还叮嘱后来上太空的航天员仔细观察,并询问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是否看到单体建筑物这一细节,体现了航天员的严谨。 (2)我认为文中的杨利伟对太空中敲击声的确认,试听一年多,总觉得不像,所以一直未签字确认这一情节也体现了航天员的严谨。 (3)我认为文中的作者叙述中,对时间、数据等都表述得详细、准确,也体现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