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444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石灰吟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5282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石灰,PPT,22张,课件,三首
  • cover
(课件网) 石灰吟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吟诵,赞颂的意思。 赞颂石灰 疏言:理解诗歌意思 初学目标 读古诗,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利用注释联系上下句,理解“锤”“凿”“若等闲”“清白”词语的意思。 把词语的意思带入诗句中,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展示朗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词语交流 无数次的捶打撞击。锤:敲打。击:撞击。千万指撞击的次数多,是虚指。 好像。 千锤万凿: 若: 等闲: 平常。 清白: 指高尚的节操。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经过千万次捶打敲击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的平平常常。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粉骨碎身也不怕。 造境:走进石灰世界 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与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窖中与焦炭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经过这次沸腾之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变成了粉末状的石灰。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由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我的自述 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凿 经过烈火的焚烧———烈火焚烧 石头的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石灰———粉骨碎身 联系点 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用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要留清白 言志:体验于谦的石灰人生 思考 《石灰吟》这首诗仅仅是在赞颂石灰吗 他还写了谁 了解于谦 于谦(1398-1457):字廷益,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钱塘人,永乐年间中进士,任地方官十几年。在任期间,于谦为官清廉,不畏强暴,深受百姓爱戴。公元1449年,明英宗皇帝贸然率大军出征与北方的蒙古瓦剌作战,明军大败,50万人马全军覆没,明帝英宗被俘。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扶英宗之弟为景帝,并亲自督战五昼夜打败了瓦剌军,赢得了京师保卫战的成功。使千万百姓免遭涂炭,英宗复位后,于谦不仅没有受到嘉奖,反而遭朝中恶势力迫害,以叛逆罪被杀害。曾有人劝其逃离,但于谦一身正气。 你还知道哪些人也像石灰,像于谦这样的人呢 岳飞 文天祥 司马迁 屈原 刘胡兰 江姐 黄继光 邱少云 抒怀:抒发对诗人的无限崇敬 一诵—少年抒怀 据说,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是于谦12岁时写下的,想想当时的于谦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假如你就是那个意气风发少年你会怎样高声朗读这首诗? 二诵—为官感悟 为官后的于谦依然不忘自己少年时写下的《石灰吟》。他回首自己十几年的为官生涯时,一定会感慨万千。他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假如你就是为官后的于谦,你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再次吟诵这首诗? 三诵—临刑陈词 本该受到重奖的于谦,却惨遭杀害。设想走上刑场的于谦,一定有无数的话想诉说,此时的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吟诵这首诗的呢? 四诵—后世评价 于谦人虽远去,但精神长存。今天我们学习于谦的《石灰吟》,就是学习他的崇高品质。让我们怀着深情背诵于谦的这首诗。 探究写法 托物言志 托石灰 言志向: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 清清白白做人 小作业 学完这首古诗,你有没有想对于谦说的话,以“我想对于谦说”为题,写一段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