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7547

5 黄河颂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21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黄河,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语文
  • cover
5 黄河颂 核心素养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黄河形象,领悟黄河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精神。(语言运用、文化自信) 2.借助课文批注,理解诗意,学习为诗歌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作批注。(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古往今来,从文人墨客到平民百姓,家国情怀根植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心中。家与国,休戚与共,已成为中华五千年来无数儿女的精神内核。我们班拟举行“家国天下”主题诗歌朗诵比赛,请大家好好研读《黄河颂》,为比赛做准备。 二、教学新课 学习任务一:深情地读———感受家国情怀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为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作准备。 2.读准字音,扫清朗读障碍。 3.自由诵读,明确感情基调。 4.明确朗读知识,指导朗读。 (1)朗读技巧   (2)朗读符号   (3)《黄河颂》指导朗读 学习任务二:细细地品———体会家国情怀 1.研读批注及其对应的诗句,从批注角度、批注方法等方面进行细细品味。 (1)学习课文中的“批注示例”,想想示例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的。 参考示例:第一处是对段落作用的批注,是分析式批注。第二处是对词语作用的批注,也是分析式批注。第三处是在提示诗歌的内容层次,也是分析式批注。第四处是鉴赏式批注,赏析句子的作用。第五处是评价式批注,是对结尾特点的评价。 (2)请在课文中选出最能体现黄河特点的几处词句,仔细品味并加上批注。 2.抓住批注中的关键词,理清诗歌层次,概括内容。 参考示例:本诗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第二节歌词的内容层次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望黄河滚滚”中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晰,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她学习的誓言。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深情地朗读和细细地品味,感受到了《黄河颂》这首诗中蕴含的浓厚的家国情怀。我们了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掌握了朗读技巧,并通过批注深入理解了黄河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大家在朗读中展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为诗歌朗诵会做好充分准备。希望大家继续保持热情,积极参与,共同呈现一场精彩的演出。 四、板书设计 黄河颂 第二课时 一、教学新课 学习任务:“家国天下———不朽的诗篇”诗歌朗诵会 活动一:小组朗诵会 1.组员选角:可采用合唱式朗诵的形式,设计好领诵、男女生分声部朗诵、合诵等。 2.组内诵诗:组员组内朗诵,互相评价、交流、纠错。 3.小组推荐:每组推荐两人参加班级诗歌朗诵比赛。 活动二:诗歌朗诵比赛 1.赛前准备工作 (1)语文科代表根据参赛报名情况制作节目单。 (2)各小组推选1名评委组建评委会,全体评委制定评分细则。 (3)推选主持人,准备简短的串词。 (4)评委会确定奖励方案,准备小奖品。 2.朗诵比赛 3.颁发奖项 4.评委会点评总结 二、课堂小结 本堂课通过小组朗诵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