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7570

5 黄河颂 课件(共2课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44037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黄河,课件,2课时,-2024-2025,学年,统编
    (课件网) 5 黄河颂 光未然 任务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黄河形象,领悟黄河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精神。(语言运用、文化自信) 2.借助课文批注,理解诗意,学习为诗歌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作批注。(思维能力) “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古往今来,从文人墨客到平民百姓,家国情怀根植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心中。家与国,休戚与共,已成为中华五千年来无数儿女的精神内核。我们班拟举行“家国天下”主题诗歌朗诵比赛,请大家好好研读《黄河颂》,为比赛做准备。 进入任务 00 基础任务 基础过关 一、关于作者光未然 的组诗《黄河大合唱》。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在一起,描绘出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刻画出气势宏大的黄河形象。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 二、读准字音,扫清朗读障碍。 气魄( )山巅( )澎湃( )狂澜( ) 浊流( ) 宛转( )屏障( ) 臂膀( ) 哺育( ) pò diān pénɡ pài lán zhuó wǎn zhànɡ bǎnɡ bǔ 进阶任务 01 深情地读———感受家国情怀 02 细细地品———体会家国情怀 03 “家国天下———不朽的诗篇”诗歌朗诵会 第一课时 01 深情地读———感受家国情怀 02 细细地品———体会家国情怀 01 了解背景,自由朗读 001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为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作准备。 1938年之际抗战形势 抗战时期的延安 文艺作品激发抗日热情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华北地区,由此在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年,诗人光未然到延安后,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课文《黄河颂》为其二。全诗将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刻画出气势宏大的黄河形象。 诗歌的创作背景 002 自由诵读诗歌,读完一遍后停止。朗读时注意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提示: 豪迈奋进、慷慨激昂。 知识链接:朗读 (1)朗读技巧 ①语速:根据情感的需要,调整朗读的语速。欢快、激动或紧张的内容语速稍快;悲痛、低沉或抒情的内容语速稍慢。 ②停顿:根据语境,正确处理诗句的停顿,使诗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 ③轻重音: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如感情强烈或者特别强调的字词要读重音,感情温和或意境优美的部分要轻读。 ④语调: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 (2)朗读符号 停连 “∕”一般短停顿  “∕∕”句群停顿或长停顿  “⌒”连读 重音 “.”用着重号表示 升降调 “↗”升调———↘”降调 《黄河颂》指导朗读示例: 003 ①“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此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该句及其后面的四个分句中,“滚滚”“奔”“澎湃”“掀”“劈”要重读,且后面的四个分句应该越读越激昂,以表现黄河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 ②“摇篮”“五千年”要重读,读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伟大坚强”“巨人”“屏障”要重读,读出黄河的伟大坚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要重读,读出黄河的巨大力量。 ④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③“啊!黄河!”一句中的“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歌颂之意。 02 品读家国情怀 00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