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写读后感》 教学设计 教学 分析 1.教材分析: 《学写读后感》是部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教材前三单元阅 读教学的课文有《社戏》、《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名家名篇,第三单元后的名 著导读是《<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教材在本单元安排《学写读后感》的写作指 导与实践,一方面,强调写读后感要反复阅读,多角度思考,强化感受力,可以帮 助学生加深对原作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写读后感选择、引述、提炼、创意、表 述等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促进写作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阅读感受力逐渐增强,阅读文学作品会产生比 较丰富的感触。但这些感触,大多比较平常、浅显,有的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 影式的。这就要引导学生反复思考、提炼,让自己的感受深入化、明晰化、条理化, 进而进行写作表述。 教学 目标 1. 明确读后感的文体特点与写读后感的目的、益处。 2. 理解写读后感的方法、步骤。 3. 能够根据读物的特点和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作读后感。 教学 重点 理解写读后感的方法、步骤。 教学 难点 能够根据读物的特点和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作读后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谈读书导入: 鲁迅:“倘只看书,便变成了书橱。” 朱光潜:“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仅 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 老舍:“及至 日子长了,读书多了,再翻翻旧笔记看一看,就能发现昔 非而今是,看法不同,有了进步。” 原来,读书与思考和写作结合,才会有惊人的读书效果和进步,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写读后感吧。 讲授新课 一、明概念,晓益处 1.读后感概念:阅读的时候常会有所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把这些写下 来,就是读后感。 2 . 目的和益处: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 二、看题目,明提示 ★根据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第 67 页“写作实践 ”的题目与提示进行写作准备。 写作实践一: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 600 字。 提示:1. 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一个章节、片段来写。从多方面 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 引用名著原文时,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 3. 要写自己独特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 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写作实践二: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200 字左右。 提示:1. 尽量少引述,重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2. 可以写得自由灵动些,尽可能富有新意。 写作实践三: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 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 600 字。 提示:1. 回忆你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剧,选出印象最深的一部,想一想,剧 中的哪个人物、哪个情节(或细节)打动了你? 2. 分析剧中人物或情节打动你的原因,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 谈。 三、作比较,解要求 ★三题要求的不同: 1. 阅读内容不同:分别是名著、课文、 电影或电视剧。 2. 字数要求不同:分别是 600 字和 200 字。 3. 引述方法不同:分别是可以“ 引用 ”、“尽量不(少)引述 ”和通过提炼、 概括,准确表现原著内容。 ★三题要求的相同:要联系自己生活经验,写出独特感受、有新意的观点。 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三道训练题的要求,虽然是针对不同读物提出的, 但实际上是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起点,任选要 求自我训练,不必拘泥于哪项要求在哪个题目之下。 四、讲方法,懂步骤 写读后感第一步:阅读与思考 1 .读完原文,充分理解原文是写读后感的基础。 2 .或许你会产生很丰富的感触,但大多比较平常、浅显,直接写下来,有 的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这就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 感受深入化、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