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声和光(学案+答案)--浙江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复习 【知识回顾】 一.光和颜色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2.光的传播 (1)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还能在透明物质中传播。 (2)光在真空或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约为3×105千米/秒,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慢。 3.光线的表示方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4.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小孔成像、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站队及日食和月食等。 5.光年: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1012千米。 重要提示 1.光是光源发出来的。光源是能自行发光的物体,但“发光”的物体并不一定都是光源,关键要看它是否能自行发光。如太阳、燃烧的火炬、点燃的烛焰、通电发光的灯泡等都是光源。夜空中的明月虽亮,闪闪的宝石虽发光,但它们都不能自行发光,因此都不是光源。 2.太阳光因为从很远处射来,可以看作是平行光。 3.观察激光在水中传播的路径时,请不要将激光对着人的眼睛,以免损伤眼睛。 4.光的色散: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通过棱镜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5.不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 6.红、绿、蓝叫做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即利用这三种颜色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7.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则被物体吸收;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单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各种单色光。 8.在白光照射下,红色物体只反射红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因此人眼看到的颜色是红色。如用蓝光照射红色物体,由于蓝光被吸收,所以看到的物体呈黑色。 二.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在反射时光路可逆。 2.光的反射类型: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两者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使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3.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里成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重要提示 1.反射角、入射角都是指各自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要把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入射角或反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法线与入射光线重合,这时入射角为0°,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 2.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从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而不是光从我们的眼睛射到物体上。 3.实像和虚像 (1)实像是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元件(如平面镜)后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实像可以在屏幕上呈现出来,能使照相机底片感光。 (2)虚像是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元件后,实际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生了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聚集所成的像。因为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人们总觉得这些发散光线似乎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发出的。由于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在屏幕上呈现出来,也不能使照相机底片感光。 4.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称为光的折射现象。 5.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