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单元规划·构体系】 在世界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从世界范围看,这是人类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相互融合的重要时期 政治 (1)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和封建国家形成:西欧封君封臣制度,教权至高无上并形成教阶制度;王权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形成,拜占庭帝国法律体系系统完整;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家;非洲各区域兴起一系列文明古国。 (2)出现了众多地域辽阔的大帝国,如俄罗斯逐渐成为地跨欧亚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地跨亚非欧三洲,美洲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强大帝国。 (3)东亚的日本、朝鲜深受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如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模仿隋唐制度后初步形成律令制国家,后形成幕府政治 经济 (1)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欧洲:西欧形成封建庄园制、农奴制度;教会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随着封建经济发展,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众多城市兴起;拜占庭帝国工商业发达,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源地;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 (2)大帝国对各区域经济交流产生重要影响 拜占庭帝国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桥梁;阿拉伯商人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延伸和繁荣;奥斯曼帝国一度经济繁荣,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影响了东西方贸易;西非环印度洋贸易发达,通过阿拉伯人与印度、波斯和中国有贸易往来 思想 (1)区域文化特色鲜明 中古西欧深受基督教会的精神控制;城市开始兴办大学;印度教、伊斯兰教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西非廷巴克图成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古代美洲玛雅文化发达。 (2)文化交流推动各地区文明的发展 阿拉伯帝国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造纸术、印度数字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日本、朝鲜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欧洲文明的多元面貌 1.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的史料,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与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形成的关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城市自治的史料,从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城市自治引领欧洲走出中世纪的黑暗,步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近现代社会的历史意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4.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史实,对帝国的兴衰作出正确的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自主预习·悟新知】 一、政治 封君封臣制度 产生 社会动荡和① 的产物 关系 ② 为封臣提供土地作为给养;封臣必须效忠封君 影响 国王或皇帝与各级封建主成为统治阶级;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分裂割据局面 王权加强 表现 15世纪晚期,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法兰西王权得到强化。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形成 影响 为西欧③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 庄园 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分为农奴份地和自由农份地,自耕自收。农奴在④ 上是非自由人,他们和自由农民都要为领主服劳役,还要向领主缴纳⑤ 。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城市 条件 社会稳定,封建经济发展 发展 10—11世纪起,城市兴起;一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