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1423

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05-0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681226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份,遗传,必修,2019,苏教版,DNA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习目标] 1.阐述格里菲斯、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2.阐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方法、过程。3.举例说明证明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 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体内转化) 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 判断正误 (1)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细菌全部是S型活细菌(  ) (2)艾弗里的实验证明S型肺炎链球菌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 任务一: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1.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1)用S型和R型两种活细菌分别感染小鼠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_____ _____ (2)用加热后的S型死细菌感染小鼠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_____ _____ (3)用加热后的S型死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感染小鼠,小鼠为什么会死亡? _____ _____ (4)这种转化产生的S型活细菌的后代也是有致病性的S型活细菌,这说明什么? _____ _____ 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1)该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是什么? _____ _____ (2)艾弗里等人在S型细菌的提取物中,分别加入蛋白酶、RNA酶和DNA酶,利用了酶的什么特点?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_____ _____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_____ _____ (4)为什么有人对艾弗里等人的实验结论提出质疑? _____ _____ 1.并非所有的R型细菌都被转化成S型细菌 转化受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被转化成S型细菌,而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成S型细菌。 2.实验拓展分析 (1)转化原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进而恢复活性。 (2)转化实质:S型细菌的DNA整合到了R型细菌中。 1.肺炎链球菌为遗传物质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斯和艾弗里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艾弗里实验中S型细菌的蛋白质+蛋白酶+R型细菌一起培养,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都是S型细菌 C.艾弗里等人发现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必须要加入S型细菌的完整细胞 D.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蛋白质已经失去活性,而DNA仍具有活性 2.(2023·无锡高一联考)如图表示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①②③④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RNA,经过培养,检测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者:_____。 2.实验方法:_____。 3.实验材料:(1)T2噬菌体的模式图 (2)T2噬菌体的繁殖 特别提醒 ①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模板: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T2噬菌体的DNA。 ②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的原料:大肠杆菌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4.实验过程 5.实验分析 (1)搅拌的作用是_____;离心的作用是_____。 (2)上清液中的物质是_____;沉淀物中的物质是_____。 6.实验结论 项目 35S标记的亲代噬菌体 32P标记的亲代噬菌体 实验结论 上清液 放射性____ 放射性____ _____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沉淀物 放射性____ 放射性____ 子代噬菌体 蛋白质____35S标记 DNA____32P标记 判断正误 (1)T2噬菌体可侵染肺炎链球菌导致其裂解(  ) (2)为获得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3)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个体小、结构简单、繁殖快的优点(  ) 任务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析 1.能否用14C和3H标记噬菌体?能否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 _____ _____ 2.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发现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