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素分析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确定》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元素分析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确定》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3“有机化学基础”主题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内容要求 知道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有机物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2.学业要求 能说出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常用仪器分析方法,能结合简单图谱信息分析判断有机化合物的 分子结构。 二、教材分析 “元素分析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确定”是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的内容。研究一种有机物最重要的是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的测定,只有测定它的结构才能全面了解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才能够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才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作为一种新化合物,我们怎样去测定它的结构,测定结构的一般方法又是什么,这些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节以乙醇结构的测定作为案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怎样研究有机化合物,应该采取什么步骤和常用方法等,从中体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和科学方法。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程序模式,另一方面,深切感受现代技术对有机化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体验严谨、求实的有机化合物研究过程。本节的教材内容一方面体现时代性,另一方面为以后更为系统地研究有机物提供了线索和思路。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基本了解了有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特点,也基本认识到有机化合物中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对化学实验能帮助人们分析和认识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思维意识已经基本形成,对有机物的研究和应用在生产、生活和科技研究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也早已认同,对认识更多有机物的性质产生了更大的渴望。 但学生对现代分析仪器了解太少,对现代技术、谱图原理和名词术语也不了解。 四、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些现代化技术,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确定有机化合物分子式。 2.通过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知道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通过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确定,了解光谱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3.感受现代技术对有机化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体验严谨、求实的有机化合物研究过程。 【评价目标】 1.通过简单的计算确定乙醇实验式,诊断和发展学生的定量计算水平 2.通过定量计算结合光谱分析,确定乙醇的结构,诊断并发展学生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能力 3.通过体验现代技术在乙醇结构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诊断并发展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同时体会学科融合的巨大价值。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鉴定有机物结构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2.教学难点:确定实验式的计算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方法的介绍。 六、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实验探究 七、教学思路 教学环节 问题线 活动线 环节一: 课堂引入 测定A的结构需要经过哪些步骤 教师展示未知液体A 环节二: 有机物实验式的探究 如何确定A含有的元素种类和实验式 介绍元素分析法 环节三: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已知A的实验式,如何确定A分子式 介绍质谱仪原理、分析质谱图 环节四: 有机物结构式的推断 已知A的分子式,如何确定A的结构 介绍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图 环节五:课堂总结 总结测定A的结构经过的步骤 思维导图知识小结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一瓶无色液体图片 【提问】这瓶无色液体,是通过蒸馏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饮料中提纯得到的,我们想探究该物质的结构,需要经过哪些步骤? 知识回顾、思考 【过渡】已知该有机物可以燃烧,由此得出该有机物的组成元素可能有哪些? 【提问】该有机物是否一定含C元素,如何通过实验进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