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6569

高中语文古诗词默写1(含解析)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345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高中,语文,古诗词,默写,解析
  • cover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 ( …………○…………外…………○…………装…………○…………订…………○…………线…………○………… ) 绝密★启用前 高中语文古诗词默写1 题号 一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I卷(非选择题) 一、默写:本大题共15小题,共1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写出了诗人梦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时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奇幻色彩。 (2)《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故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的两句是: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 (2)《鹊桥仙》中“_____,_____”,可谓是千古名句,它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3)《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两句抓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从听觉角度展现自然趣味。 3.用经典诗文名句完成填空。 (1)曹操《短歌行》中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杜甫《登高》诗中“_____,_____”反其意而用之。 (2)《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两句写旭日倒映海面,上下辉映,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写出了红日从东海中升起的壮观景象,充满了生机和力量,具有无比震撼的美。 (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写出了诗人梦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时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奇幻色彩。 (5)杜甫曾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对听到的乐曲给予高度评价,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也有类似语句:“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__”两句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琵琶女年少时琴技超群、容貌出众,让人惊叹。 (2)《诗经》对我国文学影响深远,后世作者常化用《诗经》中的句子,如《赤壁赋》中“_____,_____”化用了“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创造出邈远的艺术境界。 (3)《登泰山记》中,作者与朋友登上日观亭,放眼望去,“_____,山也”,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势。古诗文中写群山之态的句子很多,比如“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是古人喜爱的一种颜色,一样以青色入诗,意境可能大不相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写出即将下雨的黑沉阴郁;又用“_____”表现天空的广阔、无边无际。 (2)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