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8218

3.2.3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分层作业)--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含解析)

日期:2025-03-3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14643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2.3,学年,下册,七年级,科学,教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物态变化(第3课时) 分层练习 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国学经典》课,深受同学们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2.2024年开年伊始,哈尔滨火爆全国,很多游客在寒冬户外体验了“泼水成冰”的奇观,如图所示。“泼水成冰”的原理是水蒸气在极低的温度下直接变为小冰晶。对此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雾状水蒸气 B.该过程主要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C.泼水成冰时用热水效果会更好 D.气温高于0℃也会出现该现象 3.物态变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以下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食物降温 B.把蔬菜放进冰箱是为了加快蒸发 C.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水烧开至沸腾后温度将继续升高 4.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 A.干冰蒸发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B.干冰蒸发产生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5.中国的古典诗词不仅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同时又有客观现实事物的真实反映,许多意境优美的诗句中包含着具有科学内涵的科学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该过程吸热 B.“春尽冰留江,此时浩渺九重生”,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该过程放热 C.“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 D.“草上露珠闪,月照水晶帘”,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该过程吸热 6.2024年1月,哈尔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试“泼水成冰”游戏。“泼水成冰”的游戏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才能成功。关于“泼水成冰”的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 A.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升华,升华需要吸热 B.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C.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霜的形成 D.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了溪流 B.盛夏,从冰箱里取出的棒冰周围出现“白气” C.金秋,清晨的雾气在太阳的照射下渐渐散去 D.寒冬,美丽壮观的冰雕作品逐渐变小 8.如图所示的一款甜品,在下面盛有水的盘中加了干冰,甜品碗的周围冒着大量的“白气”,拿起碗,看到下面盘中的水在“沸腾”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白气”是盛水盘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C.盘里的水“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使盘中的水吸热后沸腾 D.盘里的水“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冒出 9.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洒水降温———熔化吸热 B.冰袋冷敷———升华吸热 C.蒸汽熨烫———液化放热 D.干冰保鲜———凝华放热 10.成都的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原理是(  ) 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真空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