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8244

3.2.2物态变化(液化和汽化)(课件 40张PPT)--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3-3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12285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2.2,--2024-2025,七年级,科学,教版,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物质的特性 3.2.1物态变化(液化和汽化) 冬天的湖面结冰,许多游客在冰面上滑行。夏天的湖面上又是另一番景象,人们划着船在湖中游玩。自然界中物质可呈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在什么条件下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变化时有什么特点 四、汽化和液化 用湿布擦过的桌面很快就干了,洒在地面上的水一会儿就不见了,挂在晾衣竿上的湿衣服会变干。桌面上、地面上、衣服上的这些水去哪里了 其实这些水并没有消失,只是变成了水蒸气散逸到空气中去了。 1.如图3.2-19,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 2.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又有什么变化 3.请解释这些变化过程。 1.汽化的概念 (1)现象探究 现象 原因 洒在地面上的水,一段时间后不见了 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涂在手臂上的酒精,过一会儿就不见了 酒精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锅里的水烧开一段时间后,水量会减少 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2)探究归纳:在上述现象中,物质都由液态变成了气态。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作汽化。 →“汽化"不能写成“气化” 2.液化的概念 (1)现象探究 现象 原因 水烧开后从壶嘴喷出“白气” 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了液态 秋天草叶上出现露珠 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了液态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冒“白气” 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 了液态 (2)探究归纳:在上述现象中,物质都由气态变成了液态。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作液化。 例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第6min 时是固态 B.甲在 AB 段不需要吸热 C.甲的熔点是48℃ D.甲和乙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相同 解析:由图可知,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故甲是晶体,熔点是48℃;甲从第4min开始熔化,此时继续吸热,到第8 min熔化完成,第6min时甲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故A,B错误,C正确。乙是非晶体,从图像上难以判断熔化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点,无法比较甲、乙熔化所用的时间,故D错误。答案:C 例题: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刚从冰柜里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珠 B.冰化成水 C.春天早晨,树叶上有露珠 D.身上的汗水自然变干了 解析:刚从冰柜里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液化形成的;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春天早晨树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身上的汗水自答案:D然变干,是汗水发生了汽化。 3.蒸发 (1)蒸发的概念 生活中我们发现,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就不见了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不久后也干了。这是因为,虽然没有达到水的沸点,但是水也发生了汽化,变成了气体。这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作蒸发。蒸发是汽化的另一种方式。 (2)蒸发的特点 (a)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如湿衣服在四季都可以晾干; (b)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c)是缓慢的汽化现象。 (3)现象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湿衣服晾干的过程,就是水的蒸发过程。现在,我们通过三种情况下衣服晾干的快慢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探究 过程 如图所示,在相同条件下,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和阴凉处,比较衣服晾干的快慢 如图所示,在相同条件下,将湿衣服展开与叠起来,比较衣服晾干的快慢 如图所示,在相同条件下,将湿衣服放在通风处和无风处,比较衣服晾干的快慢 现象 阳光下衣服干得快 展开的衣服干得快 通风处的衣服干得快 原因 分析 阳光下温度高,水蒸发快 展开的衣服表面积大,水蒸发快 通风处空气的流速大,水蒸发快 探究 归纳 上述现象说明,对同一种液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1)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高,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