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下册新部编版第四单元第14课《陋室铭》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综合 1.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依据图片中方框内的句子回答问题。 (1)关于书法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2)请将表明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下来。 ,。 (3)关于“何陋之有”中“之”字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充当代词,译作“它” B.相当于助词“的” C.宾语前置标志 D.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陋室铭》在写法上的特点是把心中所想托于所写之物,这种写法叫 ,而这也正是中国文人们喜爱的一种表现所思所想的方法,比如本学期所学的宗璞的《 》和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都运用了这种写法。 2.以下对赵孟頫所书《陋室铭》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书法作品录书唐代刘禹锡《陋室铭》全文,通篇稳重雅致。 B.笔力温厚,笔画丰润,结构稳健,字形饱满,整幅字平和雍容。 C.用笔方圆并举,于圆润中见棱见角,笔法遒劲,刚柔相济。 D.书写时主要运用隶书写法,又兼有草书的意味,谨严而灵动。 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课文理解填空。 (1)《陋室铭》紧紧扣住“ ”立意,以“ ”一句统领全篇,表达出陋室主人 的节操和 的情怀。 (2)《陋室铭》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 的方法,将名山、灵水与“陋室”相提并论,强调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 ”一句为全文之“睛”。 (3)《陋室铭》作者紧扣“惟吾德馨”对居室从 、 、 三方面来描写,突出作者的美德。 二、名句名篇默写 5.默写 (1)《陋室铭》中暗示虽是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 , ”两句写出陋室环境清幽而不失生机。 (3)《陋室铭》中以“陋室主人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 (4)《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 (5)《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 , 。 三、综合性学习 6.“铭”是古代常见的一种文体。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根据下面材料,简要概括古代铭文的作用或价值。(每点不超过6字) (2)下面是一段关于经典铭文《陋室铭》的评价,请找出其中意不连贯的四处,并加以修改。 ①刘禹锡的《陋室铭》广为流传,②主要是因其意蕴深厚、音韵和谐。③它让人们明白“雅室”也可以是“陋室”:④无亭台轩榭,有满目青绿:⑤无显贵盈门,有鸿儒往来;⑥有雅室清趣,无高官厚禄。⑦所以,刘禹锡并非绝对的隐士,⑧以雄才诸葛亮、扬雄自比就暗含着他渴遇明主的一点希望。 错误:第 处,修改为: 错误:第 处,修改为: 错误:第 处,修改为: 错误:第 处,修改为: (3)古人常在器物上刻写文字以表情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铭文。请参考下面的铭文示例,在备选主题中任选其一,写一则短小的铭文,注意恰当使用对偶或排比,语言鲜明生动。(句式、字数不要求和示例相同) 参考示例一: 《陋室铭》:粗茶淡饭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 参考示例二: 《三悔铭》:见事不学,用时悔。醉发狂言,醒时悔。富不俭用,贫时悔。 备选主题:《交友铭》《读书铭》《志向铭》 主题: 铭文: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陋室铭 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