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5695

【情境教学】22《虽有嘉肴》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4-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378146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情境,教学,虽有嘉肴,课件,教案,素材
    助你轻松驾驭每一堂课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虽有嘉肴》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礼记》的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并背诵课文。 2.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习类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3.把握教与学的关系,理解儒家教学相长的观点。 【教学重点】把握教与学的关系,理解儒家教学相长的观点。 【教学难点】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习类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过程】 任务情境: 为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班级成立了互助学习小组,请成绩较好的同学担任后进生的小老师。小语同学担心,这样会耽误自己的学习。 请你试着用《虽有嘉肴》中的道理去劝说小语,并以此拟写一副对联,挂在班级门口,勉励同学们互助,共同进步。 活动一:识经典,入文本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虽有/嘉肴(yáo),弗(fú)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jiāo)学/相长(zhǎng)也。《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疏通文意:A.对照注释,解释重点字词。B.同桌合作,快速翻译课文 活动二:悟观点,得方法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教学相长也(教和学相互促进,二者相辅相成)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为什么开头却从“嘉肴”开始写起? 运用类比的论证方法,将“嘉肴”“至道”进行类比,由吃饭引申到学习,再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论证浅显易懂,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接下来,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对举“学”与“教”分别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深入论述,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4.结尾引用《兑命》中的话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不可删,“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说明。《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5.这篇短文的句式有何特点?试举例加以分析。 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梳理脉络: 活动三:明启示,写对联 请你结合本文,说说“教学相长”这一观点给你的学习启示。运用课文所学,尝试劝说小语,并结合学习启示,拟写对联。 1、学习很重要,因为学习之后才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 2、教他人也很重要,因为教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 3、教和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认真听讲的同时,也要积极和老师交流,和老师共同进步。 结合学习启示,拟写对联。 横批:教学相长 学后知不足,用心反思 教后知困惑,努力自强 主旨归纳:本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师寄语: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让我们在教与学中不断地修炼自我,从中汲取养料! 真题演练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不知其旨也  旨:_____ (2)学学半 学:_____ 答案:(1)味美。 (2)同“敩”,教导。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_____ 答案: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课件网) 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