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蜀道难》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长安三万里》以诗人高适的回忆为线索,带着观众一起梦回大唐,呈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数十位大唐“顶流”诗人的群像。观众在“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感受繁华都市,也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穿行大漠边塞;一起在江城五月的黄鹤楼共赏玉笛飞声,也在烟花三月一同徜徉锦绣扬州。有网友评价说这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浪漫。 这种“浪漫”,包含中国式的视觉表达和审美理念。电影里,李白吟诵《将进酒》的片段被许多观众 甲 。倏然间出现飘逸的白鹤、激荡的江浪、璀璨的银河,上天入海、自由驰骋,诗仙的想象力通过先进的光影技术展现出来,带来视觉的享受,也蕴含辽阔的诗心。 这种“浪漫”,离不开古典诗词的魅力和意蕴。据统计,《长安三万里》中出现了48首诗词,有小朋友们能跟着背诵的《静夜思》《春晓》,也有《燕歌行》《蜀道难》等流传千古的名篇。“小时候背的诗,是长大后才懂的人生”。儿时即使是全文背诵,也不过是 乙 ,只有体会过人生百种况味,才能真正读懂此中真意。短短几行文字,能穿越千年时光,让一代又一代人 丙 ,其间蕴含的追寻理想、不畏艰险、积极乐观等精神气质力透纸背、 丁 ,这正是中国诗歌文化的魅力所在。 1.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填入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处:乐此不疲 B.乙处:一知半解 C.丙处:回味无穷 D.丁处:历久弥新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3.正如《长安三万里》导演所说这也是一个关于人生选择的故事,我们在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也感悟到那些生命的诗意和人生的选择。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人物,完成句子的仿写。 例句:陶渊明是隐士,他将朴素平凡的生活演绎成诗意栖居的浪漫。 仿写: 。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白《将进酒》之所以好,就在于它的紧张、强烈。李贺也有一首《将进酒》同题诗:“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用贵重珍稀之物品来夸饰排场,靠一些熠熠闪光的华丽词语来渲染氛围,但缺乏激烈充沛的内心力量的驱动,没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整首诗像一篇应景的命题作文一样机械。李贺无疑是经典的优秀诗人,而李白就像他自称的大鹏一样,超出“凡鸟”很多。李白诗卓尔不凡之处,就在于其情感和语言的强度,这种高强度的生命和语言闪耀光芒,如烟花般爆发出璀璨光芒。李白诗中的激越高扬,有一种强悍的生命力的不屈和反抗。 有时候诗不在于内容如何悲观,而在于面对这悲观和绝望处境时,人的心性和气度。《将进酒》本质上很绝望,已经认定生命无意义,不可挽回,但他仍然激发出更大的生命热情。和李商隐的隐忍、委屈、哀叹不同,李白用行动对抗、奋争,哪怕只是喝酒。无论如何无意义,仍要让生命尽情燃烧。这种英雄之气让人激动。李白诗歌的魅力正在于此。《将进酒》中高亢激越的音调,慷慨悲歌的音色,是李白诗歌最显著的艺术风格特征之一。为能更清楚地感受李白诗歌这种特别的风格力量,我们以《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为例来说明。 这首诗给人印象最强烈的就是第一句,一声最高音的呼喊:“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晴天霹雳一般的开端,没有任何预先准备,一上来就是情绪大爆发,一声最强烈、最尖锐的冲破界限的内心呼喊。 这两句的句式非常独特,首先,它们突破了正常诗歌语言的节奏界限,一个四言“弃我去者”,带一个七言“昨日之日不可留”,连绵十一言的散文句式;两个对称的散文句式,构成二十二言的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