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卜算子 ·咏梅 陆 游 新课导入 梅 花 素养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抓住词中的意象感受词中的意境; 3、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借梅花抒发的情感及其艺术手法。 壹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陆游(公元1125年11月13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宋孝宗即位后,赐陆游进士出身,因坚持抗金遭主和派排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嘉定二年(1210年)去世,留绝笔《示儿》。 背景链接 陆游生在宋、金两国南北对峙的时代,当时国家内外交困,他极力呼吁、奔走于统一大业,却不为当权者所重视。他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是坚定的主战派,因此为统治集团中求和派所压制。 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士气低落,因而情绪愤懑抑郁。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初读诗歌 贰 诗歌朗读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书法赏析 诗歌大意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残破的桥 诗意: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无人过问 冷清 诗歌大意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诗意: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夜幕降临 遭受 诗歌大意 无意苦争春,一任 群芳妒。 诗意: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 群花;百花 尽力,竭力 任凭 诗歌大意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意: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变成灰土 凋谢 轧碎 和往常一样 诗歌解读 叁 诗歌解读 全文分为上下两阙,请找出有哪些意象? 断桥、黄昏、风、雨、群芳、泥、尘 诗歌解读 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如何描述的? 上阕描绘了孤苦无依的梅花在风雨中独自绽放的画面。 梅花长在偏僻的“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它不是由人精心栽种的,它寂寞地开放着。“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在这样的暮色黄昏中,又有风雨来袭,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梅花倍受摧残,令人深深叹息和怜爱。 诗歌解读 怎样理解“无主”一词? “无主”二字,既点出这株梅并非养尊处优的官梅,也非占尽风流的园梅,而是野生之梅,根本没有什么主人对之护持与青睐。又突出了它独立荒野,孤芳高洁的品格。 诗歌解读 品析“更着”一词的妙处。 “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极点,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诗歌解读 请赏析词的下片。 词的下阕写梅花的品质精神。梅花无意争抢春光,却惹来众多凡花俗朵的嫉妒。但它即使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不改,精神犹在。这正是作者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暗喻了他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的品格。 诗歌解读 词中的“梅”、“群芳”的形象各自隐喻什么? 梅:饱经忧患的词人。 群芳:当权的投降派。 诗歌解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