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7093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22518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课件,3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6 恐龙无处不有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科普作家。曾获代表科幻世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代表作有《机器人》系列、《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 走近作者 知识备查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久,可是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恐龙的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有关恐龙灭绝的理论、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争论。本课两篇短文就是依据一些科学发现进行科学推理的科学小品文。 遗骸( ) 褶皱( ) 劫难( ) 追溯( ) 两栖( ) 鸟臀目( ) 骨骼( ) 衍射( ) 潮汐( ) 硅 ( ) 携带( ) 铱 ( ) 彗星 huì zhì mì 致密 陨石 yǔn ( ) ( ) zhě jié qī tún yǎn xī xié yī ɡuī hái sù ɡé ( ) 【遗骸】遗体、尸体。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劫难】灾难。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原意是逆流而上。现常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本文依据_____的事实,证明了_____假说。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大陆漂移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2、 作者围绕这一内容,是怎样展开说明的?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点明主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具体论证———用在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总结全文———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第一部分 (第1段) 第二部分 (第2—14段) 第三部分 (第15段) 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有? 2.作者由恐龙化石的发现联想到什么问题? 3.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4.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5.什么是“泛大陆”?复述“泛大陆”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整体感知 因为在靠近南极的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恐龙化石。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有?” 细节探究 2.作者由恐龙化石的发现联想到什么问题? 第一、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这样的两栖动物不适应南极气候。 第二、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3.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么问题? 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课文的标题是《恐龙无处不有》,那么他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 不是。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地球其他大陆也都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无处不有 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 (“大陆漂移”说)的有力证据 结论 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大陆漂移”说)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 现象 逻 辑 顺 序 4.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什么是“泛大陆”?复述泛大陆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精读细研 2.25亿年前———完整的泛大陆 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6500万年以前———完全分开 2.25亿年前 最后一次 形成的泛大陆 泛 大 陆 都处于热带 或温带环境 适合恐龙生存 2.25亿年前 恐龙出现 及分布 大约在2亿年 前的大陆... 北部:北美、 欧洲、亚洲 南部: 南美、非洲 最南部: 南极、澳大利亚 小部分: 印度 5000万年 前大陆... 南极与澳大 利亚相互分离 印度 北移 南美与非洲 相互分离 北美与亚洲、 欧洲分离 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