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7096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04-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490583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露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 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春分、秋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 : 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 : 开始打雷,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 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 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白露 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 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 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 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大自然的语言 1. 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2. 筛选课文主要信息,概括文章要点。 3. 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学习目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说明事物的内容和形态、本质和归来,使人获得有关知识。 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谨 初读感知 文体知识 初读感知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按照时间的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演变 按照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事理的关系安排说明顺序,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从现象到本质、从整体到局部、从原因到结果等等。 根据事物的空间结构来安排说明顺序,可按照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介绍。 初读感知 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 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地说明了……的……特点,使说明内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 用一系列的数字介绍……物的……的特征,准确准确地说明……的……特点,使说明内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打比方: 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的……特点,使说明内容形象易懂。 作比较: 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点 引用: 通过引用……有力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果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放在文章开头,还能起到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初读感知 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分类别: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特点,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诠释: 对……进行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摹状貌: 通过描写……,生动形象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增添可读性。 列图表: 直观形象地说明的××的××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 下定义: 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的……特点 【事理说明文】 定义: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称作事理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文体知识 竺可桢( 1890—1974 )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他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作者简介 翩然( ) 农谚( ) 连翘( ) ménɡ( )发 次dì( ) yùn( )育 海tánɡ( ) 悬shū( ) xiāo( )声匿迹 周而fù( )始 草长yīnɡ( )飞 piān yàn qiáo 萌 第 孕 棠 殊 销 复 莺 字词积累 衰草连天─鬓毛衰 连翘─翘尾巴 差异─差遣─差劲─参差 播种─耕种 落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