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7777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350610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法治,道德,七年级,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是中国人的道德标准,了解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的重要意义,增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和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树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增强民族气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 责任意识: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关心社会,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导入新课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对你有什么启发? 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在北京朝廷任职时,有一年张英在安徽桐城的家人和邻居因建房占地闹起纠纷,互不相让。张家人便给当大官的张英写信讲了此事,请他出面干涉。张英看信后,并没有倚仗自己官威欺压邻居,而是回信说:“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看完,便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也深受感动,也将墙退回三尺,两家和好如初,这就形成了桐城著名的“六尺巷”,张家人的大度和气量也因此传为美谈。如今的六尺巷长100米,宽2米,成为和谐礼让的象征。 2024年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习近平总书记说,来这里看一看,很有感触。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1. 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内容? 2. 为什么弘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 2.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66-68内容,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流传已久、脍炙人口的美德故事,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认为上卿蔺相如功劳不如自己,官位却在自己 之上,为此他非常不满,便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 处退让,表示将相不和就会削弱国家的力量。廉颇听闻后,觉得自己为了争 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以后,他们成了好朋友,齐心协力保卫赵国。 宽宏大量 、知错能改 、团结协作 、以大局为重 、勇于承认错误。这些美德不仅在古代社会中受到推崇,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启 示 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西晋末期,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有个叫祖逖(zǔ tì)的人,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希望报效国家。为了练好武艺、增强体魄,约定每天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练武。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他们也坚持不辍。后来,祖逖成为东晋名将,率军北伐,收复了部分失地。 启 示 勤奋自律 :故事中的主人公祖逖听到鸡鸣就起床练剑,展现了勤奋和自律的精神。 珍惜时间 :鸡鸣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祖逖抓住这个时刻勤奋练习,是对时间的珍视。 把握机会 :祖逖与刘琨共同立志报国,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坚持不懈 :故事强调了持之以恒地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断的奋斗才能实现梦想。 探究与分享 杨时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一天,他与游酢(yóuzuò)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问题。时值隆冬,朔风凛冽。到程颐家时,适逢老师在炉旁闭目养神。他们担心惊扰老师,就在旁边静静等候。程颐觉察后,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但杨时和游酢依然恭敬侍立。 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对老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