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0981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55803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语文,答案,PDF,试题,考试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0 分) 1. (3 分)C 2. (3 分)D 3. (3 分)B 4. (3 分)D 5. (8 分) (1)(4 分)“友”的古字图形像两只右手靠在一起,象征着朋友之间相互帮助、亲密友 好。朋友是在生活中相互支持、相互陪伴,能够与自己心灵相通、共同前行的人 。(书写 2 分,释义 2 分 ) (2)①(2 分)示例: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管仲贫困时,鲍叔牙多次帮 助他,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最终成就霸业,他们的友谊被传为佳话 。 ②(2 分)示 例:朋友,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每个人都会遇到。别灰心,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会一直 在你身边支持你,相信你一定能战胜它! 二、现代文阅读(36 分) 6. (3 分)B(A 项高光谱相机是工作波段覆盖可见光和近红外超宽波段,并非“能够覆盖”; C 项普通照相机和高光谱相机分辨率有差异,高光谱相机分辨率更高;D 项文中未提及高光 谱相机色彩还原度更高 ) 7. (3 分)D(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物体特征提取的精度和效率,不是“一定程度上” ) 8. (3 分)B(A 项高光谱成像技术应用广泛,不只是医疗影像、农业监测、环境监测领域; C 项“完全取代”说法错误;D 项“迅速地走入了日常生活”错误,原文是“逐步走入我们的日常 生活” ) 9. (3 分)B(文章围绕青年人奋斗圆梦展开论述,A、D 选项分别是青年人奋斗圆梦的条件 之一,C 选项与文意不符,所以最符合全文观点的是 B ) 10. (3 分)C(“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引用诗句,引出两名 90 后航天员追梦的事 例,进而引出本文观点 ) 11. (3 分)C(第④⑤⑥自然段分别从涵养厚积薄发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勇气、社会的宽容 和信任三个方面论述青年人奋斗圆梦的条件,是递进关系 ) 12. (3 分)C(第⑨段通过电影中的秋天画面,进一步强调秋天强烈的事物能盖过别的一切, 与“秋日惊奇”有关,不能删掉 ) 13. (3 分)A(第②③段描写秋天的色彩、景物,运用了视觉;第 段“金色的白杨树叶被 扬到蓝天上,过了片刻,才慢慢地落下来。白杨树间有烟和阳光,像一尊尊金佛在庙堂中。 黄叶子几乎是带着金属的叮当声漫天飘落下来的”,“叮当声”运用了听觉 ) 14. (6 分) 修辞角度:“向阳的某处,有一带黄的白桦,像经过人工排列,在墨绿之中豁出一个整齐 的三角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白桦在墨绿松树中的排列比作人工排列的整齐三角形,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天白桦与松树色彩搭配的奇妙,展现了秋天景色的独特美感 。(3 分) 词语运用角度:“大刀阔斧”“悍然”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秋天到来时的气势,表现出秋 天季节更替的迅速和猛烈,给人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3 分) 15. (6 分)①秋天的色彩丰富多样,金黄、火红、墨绿、棕黄等颜色交织,构成了奇妙的 秋日美景;②秋天到来的方式独特,来得“大刀阔斧”“悍然光临”,一夜之间改变世界;③秋 天充满力量,能让人在城市中也感受到它的召唤,与自然产生连接;④秋天的事物具有强大 的感染力,能盖过其他不愉快的事物,给未来的记忆奠定基调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 三、古诗文阅读(28 分) 16. (3 分)B(“股”是“大腿”的意思 ) 17. (3 分)C 18. (10 分) (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5 分) (2)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于是(屠户)割破狼爪子下面的皮 。(5 分) 19. (3 分)B(《秋词》感情基调高亢激昂,《行秋》感情基调闲适恬静,两首诗感情基调 不同 ) 20. (3 分)C(《行秋》以动衬静,用鸣蝉、飞叶的动来衬托环境的静 ) 21. (6 分) 随君直到夜郎西 正是江南好风景 不知何处吹芦管 河流大野犹嫌束 淫慢则不能励精 四、名著阅读(6 分) 22. (6 分)示例:故事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