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2367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四边形的认识说课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95034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小学,ppt,28张,课件,认识,数学
  • cover
(课件网) 认识四边形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目录 CONTENTS 01 教材分析 02 学情分析 03 教学策略 04 教学过程 05 板书设计 06 教学反思 01 CONTENTS 教材分析 ①教材地位及作用 ②教学目标 ③教学重点难 教材地位及作用 《认识四边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平面图形、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空间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学生对平面的图形的认识,为之后学习周长和面积奠定基础。 01 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征。 通过学生对四边形的探索,使学生在分析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的同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认真好学、乐于交流、勇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02 03 教学目标 01 02 03 教学重点: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理解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感知四边形,总结概括四边形的特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教学重难点 02 CONTENTS 学情分析 ①小学生心理特点 ②学生知识结构 ③学前检测 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已经完成了基础图形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的知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认识四边形”,能让学生对平面图形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占比75%。而这部分同学中有1/3是不能准确的用数学语言清楚的表达。 剩下25%的同学中有的出现各类的错误。因此本课的关键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清晰而系统的知识结构。 学情分析 03 CONTENTS 教学策略 ①教学方法 ②学法指导 讲授法 在教学中我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观察发现法 学生去发现分析,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演示法 并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教学方法 02 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 01 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可以培养孩子的综合发展能力。 03 合作交流 交流和合作是获得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 学法指导 04 CONTENTS 教学过程 ①游戏导入 ②新课讲授 ③巩固练习 ④归纳总结 ⑤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2分钟 巩固练习 10分钟 游戏导入 5分钟 新课讲授 20分钟 归纳总结 3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游戏名称叫“小小信封”,现在我们桌面上的文具袋里有一些属于你们自己的信封,请你找到信封,信封里面有属于你们自己的图形,一会儿老师叫到图形的名字的时候,拿到这种图形的同学起立并将图形举起,展示给大家。 (有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 揭示课题:认识四边形 一、游戏导入 教学过程 二、新课讲授 1、初步认识四边形 教学过程 二、新课讲授 1、初步认识四边形 教学过程 二、新课讲授 1、初步认识四边形 四边形是由四条直直的边首尾依次相连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 小组活动: 1、利用学具摆一个属于自己的四边形。 2、与组内其他同学分享自己摆的四边形,并找一找四边形有 哪些特征。 组长起带头作用,组员拼完后,每人都要分享交流。培养学生学会分享的同时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学生摆出的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主,教师及时点拨引导,适当补充一些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合作交流 教师布置任务 组长 组员 教师指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