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谊的回声》教案 课型:唱歌课 教材分析: 歌曲《友谊的回声》是人音版第八册第七课歌曲,在歌曲中要求学生掌握强弱记号,感受歌曲情绪并且在歌唱中用强弱表达歌曲所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能用清新、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理解并表现歌曲所表达的同学间真挚美好的友谊之情。 2.在师生互动式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并表现回声的力度变化,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 教学重点:力度记号及速度变化在音乐中的实践运用。 教学难点:前半拍休止八分音符的准确演唱及歌曲中运用力度记号将回声处的自然准确的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1、导入 (1) 划船情景导入,初听音乐 师: 亲爱的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田老师将带着你们开启美妙的音乐之旅,我们一起出发吧!(播放ppt),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船桨,看那位同学更加的入情入景。 (2) 据景呐喊 , 初步发声 师: 刚才在同学们的动作中,让我们仿佛感觉到我们真的置身于美景中,那在刚刚的旅途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景色 生: 湖泊 师: 你看到了这么美的湖泊,想对湖泊喊什么 (大海、森林......) 师: 我们一起来对大山喊一声: 大山,我们来了。听听看会发生什么(播放录音:我们来了,我们来了,我们来了) 师: 同学们听到了什么 生: 回声 师: 同学们的观察力真仔细!那你们知道回声是怎么产生的吗 生:......师: 你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你的知识面真广! 我们再对大山喊一句大山我们来了,看大山会回应吗 师: 通过刚才的呐喊,知道喊声与回声在声音的强弱上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由强到弱) 师: 那你们知道在音乐中是用哪些符号表示强弱的呢 ff-f-p-pp 用音乐符号表示出来是这样的,我们选择了用f表示喊声的强,用pp表示回声的弱 师: 这回声真有意思,我们分组感受一下回声吧 生: 大山,我们来了,我们来了,我们来了,我们来了...... (3) 唱回声 师: 这奇妙的回声加上旋律也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唱出来会更好听 1. 请听: 我喊一声,喊一声 160 | 1 6 0 | 7 5 0 | 7 5 0 | 噢, 噢 噢, 噢。 2.学唱:唱谱、唱词 3.分组练习:师生、男女、两大组、自己喊自己回 2、新课学习 (1) 听歌曲,谈感受 师: 这神奇美妙的回声激发了一位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创作了一首跟回声有关 歌曲,听完后告诉大家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完整的聆听一次。 生:...... 师: 因为音乐的速度为中速,不快不慢,所以给人感觉悠闲舒缓,因为音乐中的音高变化不大,较为平稳,所以给人感觉舒缓。你们的体会真深刻,我赞同你的想法 (2) 听范唱,猜歌词 师: 这么优美、悠闲的音乐,作词家到底要带我们去哪里呢 请大家在田老师的歌声中寻找答案吧! (只唱A段,猜空白处歌词,贴相应图片) 师: 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我们带着动作一起欣赏这美丽的风景吧!(完整朗诵歌词) (第一遍:师教读 第二遍:生完整按节奏朗诵 , 回声的地方老师唱 ) (3) 学唱歌曲 1. 学唱A段第1-8小节,画线条图形谱 师: 到底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的回声呢 相信等完整学曲后同学们定能揭晓答案,田老师都迫不及待的想带着大家一起学习这首歌曲了。 画图形谱 师: 请拿出你们的手指,随着音乐画出美丽的图形谱吧,老师唱一句你们学一句 师: 跟随钢琴将旋律连起来唱一遍,思考你画的线条像什么 用U演唱 师: 我们在演唱这一段时,也要感受声音像山谷一样连绵不断,此起彼伏,请同学们用u连贯的演唱 填词学唱 师: 我们直接加入美丽的歌词,相信同学们可以唱出最美丽的意境 2. 学唱A段9-24小节 直接用u模唱,填词时解决细节 单独提出前半拍休止处,休止(用嘘解决)的作用何在(对比聆听) 3. 学唱B段 加入拍手感受节奏韵律、U模唱、填词学唱(细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