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3486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1-13课)

日期:2025-03-3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1次 大小:691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
  • cover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要点 一次转折:安史之乱 两个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两项开创:科举制度的创立、大运河的开通 两部医学著作:《千金方》《唐本草》 两位思想家:韩愈、柳宗元 三件交流史事: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三位唐朝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五位皇帝: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核心知识 1.隋朝的建立:581年, 杨坚 (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大兴 。 2.统一: 589 年,隋军灭掉 陈 朝,统一全国。 3.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在位皇帝: 隋炀帝 。 (3)开始时间:从 605 年起。 (4)概况 ①三点:以 洛阳 为中心,北抵 涿郡 ,南至 余杭郡 。 ②四段:从北到南依次为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③五河:连接了海河、 黄河 、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5)作用: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 4.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诞生: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依才能取士; 隋炀帝 时,设置 进士科 ,标志着科举制创立。 (2)作用: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扩大了统治基础,对 社会阶层 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 5.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急功近利,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灭亡: 618 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教材释疑 1.教材P5想一想: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走向是自西向东,为什么大运河是南北走向 提示:长期以来,分裂阻断了南北经济的交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迫切需要南北经济加强联系。南北走向的运河能够有效地促进南北物资的交流。 2.教材P7[课后活动]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隋炀帝急功近利,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叛军在江都杀死。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核心知识 1.唐朝的建立:618年, 李渊 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长安 。 2.“贞观之治” (1)626年, 李世民 (即唐太宗)继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2)出现原因: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澄清吏治,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进一步完善 三省六部制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减轻百姓的田租和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各族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史称“ 贞观之治”。 3.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统治措施: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 殿试 ;继续推行减轻百姓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2)结果: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社会相对安定,人口不断增长。 (3)影响:为后来 开元盛世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教材释疑 教材P12[课后活动]材料中叙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提示:社会状况:描述了贞观年间社会的繁荣,秩序良好、政治清廉。原因:唐太宗精心治理国家,勤于政事,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改革弊政,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农业生产。因此,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材料中描述的状况。 第3课 开元盛世 “核心知识 1.盛世局面的出现 (1)时期: 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开元”。 (2)出现原因:李隆基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 姚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