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5062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03-3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72794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2课,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繁荣
  • cover
(课件网) 第8 课 北宋的政治 第9 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第10 课 金与南宋对峙 第11 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第12 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第13 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第14 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秧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拔秧的人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这充分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导入新课 王祯《农书》中描绘的 农民坐在秧马上劳作的情形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素养目标: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归纳农业发展的原因? 农业的发展 壹 一、原因 材料1: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脱脱《宋史 钦宗本纪》 材料2:宋代政府致力于兴办农业推广事业,或优良品种,或新式农具,或新的种植方法等,都进行推广。 材料3: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 1、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人民南迁,带去了中原的生产技术 2、生产技术革新和推广以及南方人民辛勤劳作 3、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材料4:“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五月,高宗即位,命有司招诱农民,归业者振贷之,蠲欠租,免耕牛税。” ——— 《宋史·食货志》 4、政府支持和重视 根据材料阅读课本归纳宋代农业发展的表现? 二、表现 表 现 粮食作物 技术 经济作物 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长江下游和太湖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苏湖(常)熟,天下足” 秧马 复种技术 宋元时期,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元朝时期,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宋代《耕获图》 秧马 辽夏金的统治者对农业也相当重视,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农业开发,效果显著 学习任务 依据课本和地图说一说元朝运河开通的状况? 三、运输 目的 皇帝 影响 为了便利南粮北运 忽必烈 ①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②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粮食运输一度以海运为主。 想一想: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运河有哪些变化? (1)截弯取直 ,航程缩短。为 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的航程, 元朝对运河进行了截弯取直, 不再通过洛阳。 (2)功能变化 :隋朝大运河除了 运输外,还满足皇帝旅游需 求。元朝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运输,尤其是将南方粮食运到北方。 依据材料结合课本归纳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手工业的发展 贰 一、纺织业 黄道婆,生于南宋末年,松江府乌泥泾镇人。元朝时期,黄道婆从海南崖州归来,将海南黎族地区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带到松江府的乌泥泾,改进棉纺织工具,提高了棉布的质量和印染工艺水平。她对棉纺织业的发展贡献很大。当时,江从事棉布生产的有1000多户,织出的“乌泥泾被”远近畅销。 南宋棉毯 ①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发展迅速。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自江浙。 ②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黄道婆推广海南黎族地区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到松江。元朝时,江南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③毛纺织业:西夏手工业的重要部门,为党项人的生活必需品。 归纳制瓷业的发展状况? 二、制瓷业 宋朝瓷器以五大名窑所产瓷器质量最优。其中,定窑在河北曲阳,以烧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