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四化学限时训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 Ca-40 Cl-35.5 一、选择题 1.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物质的智慧。下列有关利用海水的方法: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了物理变化的是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③ C. ①②④ D. 全部是 2. 下列粗盐提纯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粗盐 B. 溶解粗盐 C. 除去不溶物 D. 蒸发结晶 3. 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下列关于海洋中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 B. 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一定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 海水淡化只能得到淡水,剩余物质不再有任何利用价值 D. 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类,其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镁 4. 下列方法可用来淡化海水的是 ①蒸馏 ②过滤 ③多级闪急蒸馏 ④使海水结冰脱盐 ⑤膜法 ⑥加入明矾净化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⑥ C. 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5.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及其类别中,完全对应的是 选项 物质的名称 俗名 化学式 类别 A 碳酸钠 烧碱 Na2CO3 盐 B 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HCO3 酸 C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金属氧化物 D 氢氧化钠 苛性钠 NaOH 碱 A. A B. B C. C D. D 6. 检验碳酸盐的正确方法是( ) A. 滴加盐酸,产生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 B. 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加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滴加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的溶液呈酸性,则的雨水是酸雨 C.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 D. 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则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8. 能在pH=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 A. Ag+、K+、、Cl- B. Cu2+、Ca2+、Cl-、 C. Ba2+、Na+、、 D. Mg2+、Na+、、 9. 要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使溶液变为中性,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选的试剂是 A. 氢氧化钙 B. 氢氧化钠 C. 碳酸钙 D. 硝酸银溶液 10.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性质与碳酸钠相似,下列关于碳酸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碳酸钾的化学式为KCO3 B. 碳酸钾水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仍然为无色 C. 向碳酸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钙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D. 向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钾会产生气泡 11. 下有关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氧化铜中的少量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固体 取样,分别加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钙 加入适量碳酸钾溶液,过滤 D 除去粗盐中少量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 A B. B C. C D. D 12. 已知某溶液X是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两者之一,又知甲、乙、丙三种试剂分别是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碳酸钾溶液三者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溶液X,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试剂,产生的现象如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加入试剂 甲 乙 丙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A. 甲是碳酸钾溶液 B. X是氢氧化钙溶液 C. X与乙不发生化学反应 D. X与丙生成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 13. 科学深究活动中,老师介绍了一些科学知识,已知常温下,有些盐如白等物质的水溶液呈中性,有些盐如等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有些盐如等物质的水溶液呈酸性。 【提出问题】现有与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你认为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 水 B. 澄清石灰水 C. 稀盐酸 D. 纯碱溶液 14. 构建知识网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