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 1、这段文字描述了12世纪蒙古草原上什么情景? 战乱 2、谁结束了这个局面? 铁木真 (成吉思汗) 有星的天,旋转着。 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翻转着。 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蒙古秘史》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学习目标: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 唐 辽 五代十国 辽 北宋 西夏 金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西夏 元 南宋 元 成吉思汗是如何统一蒙古各部的?元朝又是如何统一的? 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和马镫 “成吉思汗” 一、蒙古建元 (一)蒙古的兴起 【自主学习】阅读书本P58,梳理蒙古的统一与扩张过程。 年, 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 1227年,蒙古灭 。 1234年,蒙古灭 。 起朔漠(泛指北方), 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定南诏, 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元史·地理志》 1206 铁木真 西夏 金 南宋 蒙古与南宋对峙局面 蒙古 政权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忽必烈 元 1271年 元世祖忽必烈 大都 一、蒙古建元 (一)元朝的建立 ◇阅读教材,完善朝代知识小卡片 忽必烈的统治措施有何特点? 这些措施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 忽必烈的统治措施:他接受汉人儒臣提出的“行仁政”“行汉法”“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封建化) ①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并且巩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②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活动2:根据教材,完成元朝建立与统一的时间轴。 蒙古建立 1206 1234 蒙古灭金 忽必烈即位 1227 蒙古灭西夏 元朝建立 元朝统一 元灭南宋 成吉思汗 忽必烈 注意:元朝的建立者是忽必烈 金 南宋 西夏 蒙 南宋 思考: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 辽 北宋 西夏 元 由政权并立到统一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1260 1271 1276 1279 一、蒙古建元 (二)元朝的统一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时期 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南宋的抗元英雄有哪些?他们身上有何精神品质。 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 陆秀夫、文天祥 元朝形势图(1330年) 材料: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Q2:结合《元朝形势图》,谈谈如何理解材料所述的元朝“幅员之广”? 答:理解:元朝的疆域大大超过了汉、唐时期。今西北、西南、东北广大地区和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 北逾阴山 南越海表 西极流沙 东尽辽左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西藏地区 琉球 (今台湾) 一、蒙古建元 (三)元朝的疆域 【任务】阅读课本P61-62,绘制元朝机构结构示意图。 路府州县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中央 地方 最高统治者 行 政 军 政 监 察 宗教 西藏事务 地方 最高 行政 机构 直属中书省管辖 行省制度 皇帝 枢密院 中书省 御史台 宣政院 行中书省 山东、山西、河北(腹里) 二、元朝的统治 (一)加强中央集权 下面是汉、元两代汉中地区的行政区域图。汉代主要依据“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元代此举目的在于( ) A.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 B.减轻地方财政经济的负担 C.配合郡国制度设计的需要 D.保护汉中地区的风俗习惯 A 行省制度的意义:①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②行省制度的创立,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 元朝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