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短诗五首》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蕴含的情感与哲思。 2.对比阅读这五首短诗,理解新诗的共同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蕴含的情感与哲思。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短诗五首》前四首诗为中国新诗。最后一首为外国诗。这五首短诗语言凝练而含蓄,蕴 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思。在这里,我给同学们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新诗。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新诗 初创阶段,主张以白话俗语入诗,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 容。因此,当时新诗也被称为“ 白话诗 ”“白话韵文 ”“国语的韵文 ”。 学习任务一:初读诗歌,写下疑惑 (一)阐释旁批 第 3 课是一篇自读课,自读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文中有旁批。大家能够看到五首诗中共有 四处旁批,有帮助理解内容的点拨式旁批,有引发思考的提问式旁批。 如,《萧红墓畔口占》的旁批: 是自言自语,又是寂寞地倾诉。诗句简短却意味深长。这是点拨式旁批。 《风雨吟》的旁批: “如何理解‘年轻舵手的心 ’? ”这是提问式旁批。 (二)初读诗歌,圈画旁批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五首诗歌,圈画出有疑问的地方,写提问式旁批。 (三)分享交流,提出疑问 学生疑问有: 《月夜》如何理解“一株顶高的树 ”?“霜风 ”和“月光 ”又指什么? 《萧红墓畔口占》如何理解“一束红山茶 ”?“长夜漫漫 ”和“海涛闲话 ”又是什么? 《断章》作者在“看 ”与“被看 ”中表达什么主旨? 《风雨吟》如何理解“年轻舵手的心 ”? 《统一》怎样理解“繁多是个谎言 ”? 学习任务二:细说意象,体会情感 意象是诗歌中重要的元素,把握诗歌的意象,能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诗歌。 (一)品读抒情诗,细说意象 1.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朗读《月夜》这首抒情诗,圈画出诗中的意象,完成下面表格。 1 《月夜》 意象 核心意象 情感 2.明确: 《月夜》 意象 霜 风 月 树 核心意象 一株顶高的树 情感 展现出“五四运动 ”前夕一代青年的个性觉醒, 以及追求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的意识 写作背景:《月夜》是中国新诗运动中一首具有重要意义的诗作。1918 年元月,新诗首次 出现。沈尹默是新诗运动的前驱者,在新诗遭受攻击,还未被普遍承认的时代,他作为一个惯 于写作旧体诗词的人,毅然出来用自己的写作实践,倡导和支持新诗。 诗歌的前两句意象有 “霜风 ”“月光 ”。这本是古诗常见的意象,通常表示孤独、冷清、 寂寥。但在本诗中,诗人用“霜风 ”“月光 ”象征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环境。诗人用“呼呼的 ” 修饰 “霜风 ”,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机;用“ 明明的 ”修饰“月光 ”,为夜晚的环境增添了一抹 亮色。 后两句写了本诗的核心意象:“一株顶高的树 ” 。“我与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 靠着 ”,诗句所营造的意境并无孤独之感,反而表达出一种自强自立的意味。用一种昂然的姿 态,展现出“五四运动 ”前夕一代青年的个性觉醒,以及追求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的意识。 这首诗形象鲜明,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用简练的白描手法,分明地显示了“我 ”在寒风 中卓然独立的意象。 (二) 自读抒情诗,细说意象 1. 请同学们跟录音朗读《萧红墓畔口占》《风雨吟》这两首抒情诗,圈画出诗中的意象,完成 下面表格。 《萧红墓畔口占》 《风雨吟》 意象 核心意象 情感 2 2.明确: 《萧红墓畔口占》 意象 红山茶 长夜 核心意象 一束红山茶 情感 表达诗人对萧红的赞美与哀悼,也传达了诗人 对已故者真挚的怀念 《萧红墓畔口占》题目中的“ 口占 ”,指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 写作背景:年轻女作家萧红于 1942 年客死香港,葬在浅水湾。诗人戴望舒,作为萧红的 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