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调研 六年级科学试题参考答案(2025.3) 一、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对 11.√ 12.×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A A C A A D C C B A B A 三、连线题(共 12 分)。 四、实践探究题,(共 28 分)。 1.(每空 2 分,共 6 分) 2. (每空 2 分,共 14 分) (1)承重能力小、抗风能力弱、成本高 (2)抗震能力 (3)承重能力 塔高 (4)乙 3. (共 8 分) (1)选址、设计、建造、验收(每空 1 分,共 4 分) (2)框架结构 (2 分) (3)A(2 分) 1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调研 六年级科学试题(2025.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4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试证号等信息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本卷和答 题卡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 并交回。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 (▲)1.工程建设离不开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支持,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 )2.高楼层的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防震因素。 (▲)3.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直接改,不需要修改图纸。 ( ▲)4.房屋的网络系统与电路系统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 )5.测试塔台模型的抗震能力时,要将它粘贴在抗震检测仪上,以防塔台 滑落。 (▲)6.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使各个立柱等高,可以防止塔台倾斜。 ▲)7.制作塔台模型时,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不用考虑节省胶带。 ▲ )8.测试、评估我们的塔台模型时,对于其他小组的质疑,我们应该置之不 理,坚持自己的观点。 )9.港珠澳大桥在建造过程中,经过多次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达成了最 终的工程要求。 ▲ )10.在建造港珠澳大桥的过程中,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 域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岛屿,所以在修建大桥前,先修建了人工岛。 ( ▲)11.竞标的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 )12.修建港珠澳大桥时必须修建人工岛,这是为了解决海底淤泥与环境 保护的问题。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住房结构中不包括(▲)。 A.住房内的家具 B.承重结构 C.房屋的户型 2.右图是住房中(▲)系统的示意图。 洗荧 A.供水 B.电路 C.通风 先 六年级科学试题 第1页(共4页) 3.“中国天眼”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眼镜。它位 于我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的喀 斯特洼坑中,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 镜,接受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这项工 程的总工程师是(▲)。 A.钟南山 B.袁隆平 C.南仁东 4.下列设计中不能让塔台更稳固的是(▲)。 A.顶部大而重,底部小而轻 B.做成镂空 C.塔台底座大一点 5.某一组同学在设计塔台过程中,要进行材料的分配,为了塔台的稳固性,吸管用 量最少的部分应该是塔台的(▲)。 A.顶部 B.中部 C.底部 6.如图埃菲尔铁塔,它非常稳固的原因有(▲.)。 A.结构上采用了许多的三角形 B.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C.框架结构抗风性能非常好 D.以上三项都是 7.为了使自己的塔台抗震能力更好,小霞在塔台的下方加人了一些滚珠,这样做可 以使塔台(▲)。 A.耐震 B.制震 C.免震 D.没什么抗震效果 8.如图所示,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是在(▲)。 A.测试塔台的承重能力 B.测试塔台的抗震能力 C.测试塔台的抗风能力 D.测试塔台的高度 9.当下列框架顶部受到相同的压力时,最不易变形的是(▲ 六年级科学试题第2页(共4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