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6913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13142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自强不息,中国人,格式,教学设计
  • cover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依据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框要培养核心素养的“能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初步具有自尊自强、坚韧乐观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学段目标中的 “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磨练意志,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课程内容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分的“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1.懂得做自强不息中国人的具体路径,树立远大理想,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掌握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的方法。 2.通过案例研讨、实践规划,提高规划人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将自强理念转化为行动方案。 3.激发对民族的热爱,投身于自我提升与民族发展,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的决心 。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难点:将抽象的自强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并持之以恒落实。 四、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 展示图片:这是一张每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照片 设问:照片背后的老人是谁?你知道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吗? 预设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1980年,刘华清将军带队赴美访问,在参观“小鹰”号航空母舰时,美军以保密为由,不让触碰航母上的设施,要求中国代表团尽量保持一定距离观看。于是,就出现了照片上的这一幕,刘华清将军踮起脚尖,前倾着上身,带着渴望的眼神,远远地看着航母舰载直升机。 情境任务:观看图片并回答问题。 任务说明: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总结:同学们,刘华清将军的眼神里,满是对先进航母技术的渴望,对中国海军强大的期盼。彼时,中美航母技术差距悬殊,将军回国后,多次向中央军委力陈发展航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拟定发展时间表。在他的不懈推动下,中国航母事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那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该如何像刘华清将军一样,学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呢?这就是今天要探讨的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刘华清将军参观美国航母照片及背后故事导入,旨在借这一极具冲击力的历史场景,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以将军的自强事迹为切入口,顺利引出新课主题,自然引导学生思考自身践行之法。 探究新知 探究一 【情境材料1】 展示图片: 设问:你知道这些图片后面的故事吗?这些故事共同说明了什么? 展示预设学生回答: 1.他们都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2.自强不息的精神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3.…… 情境任务:观察图片,思考并分享。 任务说明: 多元场景启发学生感悟自强不息贯穿古今。 教师总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接力棒,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设计意图:本次展示愚公移山、司马迁著《史记》、抗日战争、中国航天航空事业等图片,旨在借助多元场景,让他们直观感受自强不息贯穿华夏古今,是沉淀的优良传统。借此激发学生使命感,思考如何接过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探究二 【情境材料1】 展示材料1: 刘华清被誉为“中国现代海军之父”、“中国航母之父”,他 为人民海军现代化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4年6月,刘华清远赴苏联著名的海军学院学习。这所老牌海军学院教学管理十分严格,全程俄语授课而且必须用俄语答辩。刘华清不懂俄语,没有数理基础,去国外读书难度可想而知。 但他抱定了一个信念:刻苦攻读,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建设中国强大的海军。 设问:你还知道哪些著名人物确立远大志向的故事?结合他们的故事思考树立远大志向对我们个人成长有何重要意义? 预设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