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0697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11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111833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市,语文,答案,PDF,试卷,顺义区
  • cover
2024一2025学年顺义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生产、科技与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使人们意识到学科交叉融 合与文理相互渗透的必要。文学研究中出现了对于自然科学集体性、自觉化、大规模的 借鉴与运用,其中数学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因不甚明了数学思想的产生背景与实际意义, 也不清楚其运用的具体条件,在引入数学方法解决文学研究的实际问题时没有获得理想 的效果,因而,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引入文学研究的尝试一度被否定。 其实,无论文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研究,都以掌握客观世界中事物或现象发展变化 的规律与特点为目的,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不少数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方法有助于 文学研究的推进,如在大量无规则运动中发现规律的概率论,可以发现并用数字刻画作) 家自己也未必意识到的写作特征,为对作者的考证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无疑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 但不少文学研究者不习惯于此,也缺乏借鉴自然科学思想方法的训练与能力,所以沿袭 原有思路。季美林曾建议:“为了能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我劝文 科的同学多学习点理科的内容。”这是从根本上改变群体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而只有 实践的成功,才能使人意识到借鉴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取 材于陈大康的文章) 材料二 过去,研究者习惯用史料来描述文学史的高峰状态,而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我们可 尝试用大数据来显示和验证,并透视数据背后的文学史意义。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座高峰。据统计,东汉到隋末,诗人共有六百多位,诗 歌总共五千余首,而唐代,诗人有三千多位,作品数量达五万多首。宋代诗人诗作的数 量超越唐代而达到新高度,诗人九千多位,诗作二十五万余首。从个体诗人来看,白居 易名列唐诗作品量的榜首,诗作近三千,杜甫和李白紧随其后。宋诗的篇数,则由陆游 称雄,其次是刘克庄和杨万里。根据综合影响指数排名,唐代诗人影响力第一的是杜甫, 其次为李白、王维,而作品量居第一的白居易,影咆力排在十名之外。高居宋诗影响力。 榜首的是苏轼,作品量雄居榜首的陆游紧随其后。 通过量化分析,可对唐宋诗语言层面的特征细致把握。对《全唐诗)《全宋诗》进行 词频统计,唐诗里写景语汇居前列,如排名第7的“白云”与第11的“明月”,虽只是 词汇片段,唐人气象俨然可见,而这两个意象在宋诗中分别降至19与23位。宋诗中“平 生”(第3位)、“人间”(第8位)等哲思人生的词汇排位较唐代(分别居于第30、13 第1页共10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