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1696

第9课 对外开放 课件(共23张PPT+视频)

日期:2025-03-3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671552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9课,对外开放,课件,23张,PPT+,视频
  • cover
(课件网)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农村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城市 国有企业改革 增强企业活力 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温故知新 “大跃进”运动中,“赶英超美”的口号响彻中国。闭门造车20年,我们距离当初的目标还差多少呢? 为了亲眼看一看世界各国的现代化究竟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更为了落实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寻找中国可以借鉴的经验,1978年中共中央持续不断派出代表团出国访问。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领导人先后20次,访问了51个国家。 他们看到了什么? 邓小平访日乘坐新干线时说:“就感 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 思,所以我们现在更 合适了,坐这个车。我 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 的车。” 王震率团访问英国,感慨地说:“我看英国搞得不错,物质极大丰富,三大差别基本消灭, 社会公正,社会福利也 受重视,如果加上共产 党执政,英国就是我们 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一)背景 材料1:1978年世界各国GDP数据 排名 国家 GDP(美元) 占世界% 1 美国 2.35万亿 26.7887% 2 日本 1.04万亿 11.7974% 3 德国 7431.83亿 8.4661% 4 法国 5017.24亿 5.7155% 5 英国 3358.83亿 3.8263% … …… …… …… 11 中国 1495.41亿 1.7035% 闭关自守导致中国经济发展落后于世界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建立 思考1:经济特区为何首选这些城市?(可从交通、市场、资金等角度思考) 交通条件:南部沿海,交通便利; 市场因素:毗邻港澳,靠近国际市场; 资金因素:著名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广东 福建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P42 材料1: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此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给予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许多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在1980年开始创办经济特区,也就是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他地区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外部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 ———八下教材P45知识拓展 材料2: 第十三条: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六条:客商将所得利润用于在特区内进行再投资为期五年以上者,可申请减免用于再投资部分的所得税。 第十八条: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建立 思考2:经济特区“特”在哪儿? ①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P42 ②允许外资、侨资入股,并提供优惠条件P42 易错提示:经济特区非政治特区,在各方面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只在经济活动中给予优惠政策。 P42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三)作用 材料1:1979年以前的宝安县(今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陈秉安《大逃港》 图片:连夜逃港的四位青年 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 材料2:当时宝安(今深圳)农民一天的平均收入在7角钱左右;而香港农民一天的收入,平均为70港币。宝安人常说:“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对面8分钱”(指花8分钱寄信到香港叫亲属汇款回来)。 P42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三)作用 对外开放后的深圳 “三天一层楼”“深圳速度” “一夜崛起之城” 邓小平视察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 P43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三)作用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