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5393

6.2亚洲的人文环境特征课件(50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商务星球版(2024)

日期:2025-04-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715348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星球,商务,下册,地理,七年级,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商务星球版 第六章第二节 区域认知 运用地图认识亚洲分区,了解各分区的人口、经济、和文化差异 地理实践力 综合思维 2 1 人地协调观 4 3 认识到亚洲人口和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获取亚洲人文环境的资料,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 将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结合,考虑亚洲不同地区在人口、文化、经济等要素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核心素养 01.了解亚洲的人口分布特点,掌握亚洲人口最多的原因。 02.了解亚洲的文化多样性,认识不同地区的主要民族及其文化特色。 学习目标 03.分析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理解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最多的大洲 通过研读教材图表掌握亚洲的人口数据与分布,结合案例分析人口问题,对比各国政策加深理解,联系生活增强认知 亚洲人口在世界的地位 比较六大洲人口数量及占比,描述亚洲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 人口数量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截止到2022年,数量达到47.23亿。 人口占比 亚洲的人口数量占世界总量超过一半。 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亚洲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低于非洲,但每年新增人口数量比非洲多,分析其原因。 原 因 新增人口=人口基数*人口年平均增速,虽然亚洲的年平均增长率低于非洲,但亚洲的人口基数远大于非洲,所以新增人口比非洲多。 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印 度 中 国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日 本 菲律宾 14.17亿 1.71亿 14.12亿 1.25亿 1.16亿 2.76亿 2.36亿 中国 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2021年减少85万人。 印度 印度内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7‰,高于同年中国的3.3‰。从较长时间跨度看,印度人口增长率自上世纪70年代总体下滑,但在2022年其人口增速在金砖国家中仍是最快的。 人口分布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 稠密 你还记得人口密度如何计算吗? 人口密度 某地区人口数量 某地区土地面积 = 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 稀疏 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 人口分布 对照图例,描述亚洲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地区。 大于100人/平方千米 东部 南部 东南部 人口分布 对照图例,描述亚洲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地区。 小于10人/平方千米 中部 西部 北部 人口分布 归纳亚洲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亚洲人口主要分布不均匀,东部、南部和东南部地区人口稠密,而中西部、北部地区人口稀疏 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 对照亚洲地形、气候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主要自然原因。 地形图 气候图 对照亚洲地形、气候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主要自然原因。 地 形 东部、南部、东南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农业生产,也便于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分布密集。 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等,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分布稀疏。 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 对照亚洲地形、气候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主要自然原因。 河 流 亚洲东部,南部、东南部有许多大河如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河等,为周边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亚洲中西部地区,如阿拉伯半岛的部分地区,缺乏河流等稳定的水源,难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人口分布就非常稀少。 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 人口分布 对照亚洲地形、气候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主要自然原因。 气 候 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为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亚洲中西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