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5488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芙蓉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365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南省,学期,答案,试题,语文,联考
  • cover
长沙市一中芙蓉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人为什么造一个字,这是可以通过字的形体来解释的。隶书之前的小篆,加上更早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基本保留着汉字造字意图。隶变以后形成的笔画平直方折,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汉字象形的特征。如“春、泰、奉”等字,上半部分看起来一样,其实在小篆中完全不同。小篆“春”字的字形,上面是“帅”,表意;中间是“屯”,表声;下面是“日”,表意。字形用太阳升起、草木生长表示春天。小篆“泰”字的字形,上面是“大”(太),表声;下面是双手捧水,表示顺滑。小篆“奉”字,上部是一串玉石类的礼物,下面是三个“手”字,表示恭恭敬敬地将东西敬献给他人。所以要想了解清楚“春、泰、奉”的古代构形理据,不追溯到小篆是很难说清楚的。 汉字历史悠久,加上使用人数众多,除了文字系统的变化,作为个体字符,也有使用中的变化,有一部分字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写法,如古今字。古今字如“莫———暮”,“莫”的本义是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日暮、傍晚,后来“莫”字被假借作不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为了在书面语中不致混淆,就又在“莫”字上再加形符“日”,变成“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莫”和“暮”就成了一对古今字。此外,从上古开始人们就有书写别字的情况,即所谓“通假字”。如“仓鹰击于殿上”中,“仓”通“苍”等。如果不知“禽”通“擒”,“擒”是“禽”的本字,把《史记》中“何为为我禽”理解为“为什么做了我的家禽”,就闹天大的笑话了。以上所说的几种情况都是汉字发展中出现的现象,对古籍阅读都会造成影响,需要加以重视。 (摘编自赵学清《〈说文解字〉传递的文化密码》) 材料二: 如鸟如虫的楚文字,以漆黑字迹,记录于近2500枚棕黄色的竹筒之上。这些2300多年前幸免于焚书坑儒的战国竹书,是复原先秦历史的重要拼图。这批珍贵的出土文献,入藏清华大学,被命名为“清华简”。“‘如面条一般脆弱’的竹简被保鲜膜层层包裹着,打开一看,里面既有污物,又有霉点。”研究员们开始整整三个月的抢救性清洗保护:将竹简放到盘中,用蒸馏水清洗,再以毛笔轻轻剔除表面的污物和霉点,并用杀菌剂为竹简除菌。清洗之后,便是拍照建档,供研究者释读。为此类竹简拍照时,其表面的水珠反光会变成亮斑,影响拍摄效果。常规做法是将竹简表面的水分短时间内吸附干净,但效果不理想。减法不行,就开始尝试加法。李均明用喷壶在竹简上喷一层水,整支竹简犹如罩上一层水膜,再次拍摄时,调整摄影器材的参数和角度,即可控制反光。这就是研究中心与清华美术学院摄影实验室合作发明的“饱水拍摄法”,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质量得到业界同行的认可和广泛应用。历经缀合、编排和分篇之后,一场考验耐力与智力、考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积淀的“释读马拉松”开跑了!释读,犹如咬文嚼字,需要先识字断句,再训诂考证,而后反复研读,推敲琢磨,直至把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最后在文末附上相关注释。初步释读到出版之间,至少有三次“会诊”,集体读简是对初步释读的“过筛”,也是对“疑难杂症”的集体会诊。起初,对于全文的把握,释读者可谓“百思不得其解”。黄德宽回忆,经过长期思考,并综合文献的线索,大家在会上琢磨后,判定应该是贡选制度,“点找对了,整篇文章就突破了”。 (摘编自网络) 材料三: 古文字传承和传播要深入思考数字时代的新要求,依托数字化技术可改变古文字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