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对外交流》 分层作业 考向1、交通路线:考查宋元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主要路线、重要港口,如通过地图题让学生指出宋代海路可通往哪些地区,元朝打通了哪些陆路交通线。 考向2、海外贸易:以选择题或简答题形式,考查宋元海外贸易的管理机构、主要港口、贸易范围、贸易商品,以及海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如分析市舶司的职责和作用。 考向3、文化交往:考查中国科技发明外传的影响,以及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如以简答题分析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传入欧洲的重要意义。 1.元世祖任用波斯人主持天文历法工作,元朝还收集和翻译了阿拉伯医学书籍,这些说明了( ) A.中外文化的密切交流 B.元朝对阿拉伯医学的重视 C.元世祖不信任本国的医学书籍 D.宋元发达的中外交通 2.宋朝与日本、东南亚、阿拉伯乃至非洲都保持着密切的国际贸易。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宋钱趋之若鹜,宋钱几乎成为他们的国际货币。这说明宋朝( ) A.对外贸易繁荣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钱币制作精美 D.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3.历史学家张岂之说:“南宋凭半壁江山,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援,竟然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有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这说明南宋时期 ( ) A.政治制度先进 B.经济重心南移 C.海外贸易发达 D.军事实力强大 4.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在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上,下列哪些地区留有中国商船的足迹( ) ①朝鲜 ②日本 ③阿拉伯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还在泉州、广州等地设“蕃市”“蕃坊”“蕃学”。这主要由于当时( ) A.手工行业兴盛 B.海外贸易繁盛 C.民族交往频繁 D.文化艺术昌盛 6.元朝市舶司由行省直接管辖,根据舶商的申请,发给出海贸易的证明(公凭),对准许出海的船舶进行检查;抵岸后,差官将全部货物监搬入库,并对全体船员进行搜检,以防私自夹带舶货。这反映元朝( ) A.鼓励舶商出海 B.地方有自主管理的权力 C.垄断对外贸易 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 7.在南宋政府每年近一亿贯的财政收入中,来自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的收入最高贡献了340万贯,大约占3.4%,年进出口总额接近3800万贯。这表明南宋( ) A.海外贸易繁荣 B.造船技术先进 C.手工业的兴盛 D.经济重心南移 8.如图是“北宋龙泉窑青釉篦划莲花折扇纹瓷碗”,出土于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若用于研究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它们属于( )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C.口述史料 D.图像史料 9.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驿站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同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对外扩张,力量强大 B.疆域辽阔,因地制宜 C.商业繁荣,物资丰富 D.交通便利,驿站发达 10.14世纪,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来到中国,他记载:泉州港是世界大港之一,停泊大船百艘,小船无数。在这里装船的瓷器可以销售到印度,甚至远到西亚、北非等地。记载反映出( ) A.元朝疆域辽阔 B.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C.宋朝城市繁荣 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11.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的交通范围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其表现有( ) ①重用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学科技人才 ②陆路可通往中亚、西亚及东欧国家 ③海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