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十三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考点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及主要内容 1.(2024·甘肃卷)图甲是记录蛙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实验示意图。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适宜电刺激,可通过电极1和2在电位记录仪上记录到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如果在电极1和2之间的M点阻断神经动作电位的传导,给予同样的电刺激时记录到的电位变化图是( ) A. B. C. D. 2.(2024·山东卷)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整个提取过程中可以不使用离心机 B. 研磨液在4℃冰箱中放置几分钟后,应充分摇匀再倒入烧杯中 C. 鉴定过程中DNA双螺旋结构不发生改变 D. 仅设置一个对照组不能排除二苯胺加热后可能变蓝的干扰 3.(2024·河北高考)下列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配制PCR反应体系时,加入等量的4种核糖核苷酸溶液作为扩增原料 B. 利用添加核酸染料的凝胶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后,在紫外灯下观察结果 C. 将配制的酵母培养基煮沸并冷却后,在酒精灯火焰旁倒平板 D. 将接种环烧红,迅速蘸取酵母菌液在培养基上划线培养,获得单菌落 4.(2024·甘肃卷)土壤镉污染影响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种植富集镉的植物可以修复镉污染的土壤。为了筛选这些植物,某科研小组研究了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镉后植物A和B的生长情况,以不添加镉为对照(镉含量0.82mg·kg-1)。一段时间后,测量植物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植物体镉含量,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镉浓度(mg·kg-1) 地上生物量(g·m-2) 地下生物量(g·m-2) 植物体镉含量(mg·kg-1) 植物A 植物B 植物A 植物B 植物A 植物B 对照 120.7 115.1 23.5 18.0 2.5 2.7 2 101.6 42.5 15.2 7.2 10.1 5.5 5 105.2 35.2 14.3 4.1 12.9 7.4 10 97.4 28.3 12.1 2.3 27.4 11.6 A.在不同浓度的镉处理下,植物A和B都发生了镉的富集 B.与植物A相比,植物B更适合作为土壤镉污染修复植物 C.在被镉污染的土壤中,镉对植物B生长的影响更大 D.若以两种植物作动物饲料,植物A的安全风险更大 5.(2024·安徽高考)下列关于“DNA 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如果将研磨液更换为蒸馏水,DNA提取的效率会降低 B. 利用DNA和蛋白质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差异,可初步分离DNA C. DNA在不同浓度NaC1溶液中溶解度不同,该原理可用于纯化DNA粗提物 D. 将溶解的DNA粗提物与二苯胺试剂反应,可检测溶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杂质 6.(2024·6月浙江卷)在酵母菌、植物、昆虫等不同生物类群中,rDNA(编码核糖体RNA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大部分是相同的。这一事实为“这些不同生物类群具有共同祖先”的观点提供了( ) A. 化石证据 B. 比较解剖学证据 C. 胚胎学证据 D. 分子水平证据 7.(2024·吉林卷) 鲟类是最古老的鱼类之一,被誉为鱼类的“活化石”。我国学者新测定了中华鲟、长江鲟等的线粒体基因组,结合已有信息将鲟科分为尖吻鲟类、大西洋鲟类和太平洋鲟类三个类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鲟类的形态结构和化石记录可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B. 地理隔离在不同水域分布的鲟类进化过程中起作用 C. 鲟类稳定的形态结构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D. 研究鲟类进化关系时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有重要价值 8.(2024·广东卷)Janzen-Connel假说(詹曾-康奈尔假说)认为,某些植物母株周围会积累对自身有害的病原菌、昆虫等,从而抑制母株附近自身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下列现象中,不能用该假说合理解释的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楠木幼苗距离母株越远,其密度越大 B.鸟巢兰种子远离母株萌发时,缺少土壤共生菌,幼苗死亡 C.中药材三七连续原地栽种,会暴发病虫害导致产量降低 D.我国农业实践中采用的水旱轮作,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9.(2024·甘肃卷)青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