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梅岭三章 教科书 书 名:语文统编版教材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教学目标 1.掌握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的方法。 2.学习挖掘作者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方法。 3.培养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励他们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结合注释自主阅读小序和诗歌,了解创作背景。 2.通过设计朗读脚本,课堂朗诵体验,体会诗人炽烈的情感和豪壮的情怀。 教学难点: 在朗诵中不断加深对诗歌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关于举行“红色诗歌咏流传”的朗诵比赛活动的通知 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为让学生重温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特在七年级举行“红色诗歌咏流传”朗诵比赛活动。 (一)活动内容: 朗诵内容须选择健康向上的“红色诗歌”,紧扣比赛活动主题。 (二)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各班级开展“朗诵会”活动,选出班级“最美朗诵者”。 第二阶段:由班级“最美朗诵者”参加校园朗诵比赛。 (三)活动时间: 9月30日 校团委、语文教研组 2024.9.15 本堂课我们班将以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为朗诵文稿,推选出班级“最美朗诵者”。为争取在朗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们需要完成以下几个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读诗歌,梳理创作思路 1.读小序,探寻红色背景 请阅读诗前“小序”和“助读资料”,分析诗歌的写作背景。 小 序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①。余伤病伏丛莽间②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③。 【助读资料】: ① 被叛徒出卖,转至梅山,正巧遇上敌人搜山。 ② 陡坡上丛莽间一块一尺宽、五尺长的地方。 ③“西安事变”爆发,敌人悻悻撤离。 预设:通过分析重点字词,感受作者当时身处环境之险 “围”:写出了梅山四面都是敌军,陈毅要想脱困,困难重重。 “伤病”:身负重伤,却只能藏身于丛莽之间,缺医少药。 “二十余日”:围困时间之久,雪上加霜。 小结:《梅岭三章》就是陈毅同志在这种万分危险的情况下写成的,通过对小序的学习,通过品读小序,我们感受到诗歌真挚而深沉、豪迈而悲壮的感情基调。 2.读全诗,梳理创作思路 在这组诗中,“断头今日意如何?”一句统领全篇,在生死考验的危急关头,陈毅想的是什么呢?请用三章中的原句回答。 断头今日意如何?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断头今日意如何?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断头今日意如何?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梅岭三章》是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以旧体表现时代内容”的诗作。我们在进行朗读时,可否打乱顺序呢? 经过讨论,我们发现组诗中三首诗是按照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顺序来编排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结构上总分,首尾呼应;情感上层层递进,不断升华。 除了内容上的关联,古诗词还讲究平仄押韵,所以三首诗歌的顺序不能打乱。 【学习任务二】品诗句,设计朗读脚本 1.选择其中一章,细读诗句,标出重音、停连,并阐释你的设计理由。 小贴士:①重音用“.”标示,停顿换气用“ˇ”标示,延长声音用“———标示; ②韵脚拖长音; ③读重要意象和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时,可以适当重读或略加停顿。 预设:本文属于七言绝句,又具有现代诗的特点,而且每一句都是四三停顿。 每一章都押韵,第一章“多”“罗”押“uo”韵;第二章“年”“悬”“钱”押“an”韵;第三章“家”“涯”“花”押“a”韵。 老师示范: 断头今日ˇ意如何? 创业艰难ˇ百战多。——— 此去泉台ˇ招旧部, 旌旗十万ˇ斩阎罗。——— 第一句“断头”二字要重读,结合小序我们了解到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的境遇艰难危险,已做好为革命献身的打算。 第二句“艰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