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3464

17 小猴子下山 课件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588884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猴子,下山,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七单元·阅读 小猴子下山 17 我来组词。 告 _____ _____ _____ 舌 _____ _____ _____ 林 _____ _____ _____ 树林 告诉 森林 学舌 舌尖 舌头 告别 广告 护林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兴高采烈地下山来玩耍。你们知道小猴子在下山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小猴子下山》。 猴子 结果 掰开 扛着 来往 棵 满 扔 摘 捧 追 一棵树 满足 扔球 采摘 捧场 追赶 kē mǎn rēnɡ zhāi pěnɡ zhuī 猴 块 结 兴 掰 扛 往 石块 兴趣 hóu kuài jiē xìnɡ bāi kánɡ wǎnɡ 这根绳子绑得很结实。 这篇文章的结尾写得很精彩。 熟字组新词 追问 追跑 追赶 猴子 猴哥 猴戏 满意 满足 满身 捧起 捧场 捧着 摘豆 摘下 采摘 猴 追 满 捧 摘 10画,上中下结构。 两个“口”写得扁一些。第七笔横折钩的横贴近横中线。 ɡāo 6画,上下结构。 第一笔点在左上格靠近横中线,第二笔点在竖中线上,比第一笔短小,第三笔撇略长在横中线收笔,一横贴近横中线,最后两笔分布于下半格的左右两侧,舒展平稳。 xìnɡ 11画,半包围结构。 起笔的点和撇在竖中线的左右两侧,第五笔长横贴近横中线,第六笔撇起笔在竖中线,下面的部分是“目”。 zhe 8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第四笔起笔与左边第一撇同高,三横距离均匀,长短不一,最后一横要舒展,高于双人旁。 wǎnɡ 5画,独体字。 第一、二笔均为撇,两撇方向不同。竖提的收笔高于撇的收笔,最后一捺与第一笔撇相连。 ɡuā tù 兔 8画,上下结构。 斜刀头居上居中;“口”写得扁一点儿;第六笔撇从“口”中穿出;第七笔竖弯钩的竖段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不能漏掉。 7画,半包围结构。 “井”字位置稍靠右,第二笔横位于横中线,第三笔撇靠近竖中线。走之第二笔写得要短小,横中线起笔,最后一笔平捺要舒展。 jìn 朗读课文。 细读课文,思考:小猴子到了哪些地方?小猴子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用“○”画出描写小猴子的动作的词,并给这些词分分类。 掰 走 扛 掰 扛 扔 摘 走 扛 走 掰 扛 扔 摘 捧 扔 摘 走 走 掰 扛 扔 摘 捧 抱 扔 追 走 掰 扛 扔 摘 捧 抱 追 走 手部动作:掰、扛、扔、摘、捧、抱。 腿部动作:走、追。 仿照“小猴子走到 (哪里),看见 (什么),就 (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走到桃树下,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走到瓜地里,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走到树林边,看见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读了这个故事,你怎样评价故事中的小猴子呢 这只小猴子贪玩、淘气,做事没有明确的目标,三心二意。 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小猴子下山以后到了玉米地,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玉米,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走到桃树下,他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他捧着几个桃子往前走,又到了一片瓜地,看见又大又圆的西瓜,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他抱着一个西瓜往回走,又看见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结果小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 最后,小猴子什么也没有得到,不得不空着手回家去。小猴子三心二意,没有明确的目标,注定一无所获。 读读做做,再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掰:下课了,几个男生在一起掰手腕。 扛:爸爸力气真大,能扛起我的自行车。 扔:我们不能随地乱扔垃圾。 摘:花坛里的花是供大家欣赏的,不能随意采摘。 捧:我双手捧着奖杯,心里乐开了花。 抱:爸爸出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