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4225

第六单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14728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单元,答案,2024-2025,学年,语文
    第六单元 本卷得分:_____/48分  建议用时:20分钟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3分) 拖拽( zhuài ) 毋宁( wú ) 鲁莽( mǎnɡ ) 遗孀( shuānɡ ) 钦佩( qīn ) 贮藏( zhù ) 踉跄( liànɡ ) 无虞( yú ) 炽热( chì ) 负荷( hè ) 俯瞰( kàn ) 屏气( bǐnɡ ) 点缀( zhuì ) 拍摄( shè ) 蒙眬( lónɡ ) 湖泊( pō ) 怏怏不乐( yànɡ ) 忧心忡忡( chōnɡ ) diān( 癫 )狂 ɡū( 辜 )负 áo( 遨 )游 吞shì( 噬 ) 告qìnɡ( 罄 ) 轮kuò( 廓 ) 闲xiá( 暇 ) 合lǒnɡ( 拢 ) 五脏六fǔ( 腑 ) 心有灵xī( 犀 ) 步lǚ( 履 )艰难 毛骨sǒnɡ( 悚 )然 海市shèn( 蜃 )楼 shān shān( 姗 )( 姗 )来迟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 A.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B.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张教授旁征博引,语无伦次,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C.人生的前三十年,杜甫全然没有经历过冻饿之虞的挣扎,但他的中年危机来得却很猛烈。 D.华佗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苦学技艺,终成一代名医。 解析:B.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该成语使用不符合语境。 3.默写填空。(6分,一空 1分)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2021·广安]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2021·哈尔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4)[2021·德阳]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5)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4.[2024·牡丹江/广元改编]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B.“而立”“不惑”“古稀”这些表示年龄称谓的词语,分别指“30岁”“40岁”“70岁”。 C.《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匈牙利作家,代表作有传记《三大师》等。 D.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 解析:C.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不是匈牙利作家。 5.[2023·齐齐哈尔改编]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有雷声,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吻合。 A.“惊蛰”是名词,“最”是形容词,“春雷始鸣”是主谓短语,“听到雷声”是动宾短语。 B.“‘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吻合。”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说法吻合”。 C.惊蛰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代表着天气回暖,仲春来临。 D.文中画线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解析:A.“最”是副词。C.惊蛰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D.标点符号使用有误,“是因为”后面用冒号,领起后面的原因;“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和“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是并列的原因,中间用分号。 本卷得分:_____/38分  建议用时:20分钟 1.文学常识填空。(4分,每空 1分) (1)《活板》选自《梦溪笔谈》(共30卷,是包容多种知识的笔记作品)。 (2)沈括,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朝代)科学家、政治家。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1分,一个 1分) (1)布衣:平民。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故称布衣  (2)钱唇:铜钱的边缘 (3)宝藏:珍藏 (4)冒之:覆盖 (5)群从:指堂兄弟及诸子侄 (6)铁范:模子 (7)火炀之:烘烤 (8)如砥:磨刀石 (9)殊不:根本 (10)已具:准备(好了) (11)用讫:完毕 (12)瞬息:形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