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7202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共3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842480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PPT,纲要,中外,必修,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重建“大一统” 第一章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遵循黄老无为思想 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黄老之学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黄帝的学说,修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黄老之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 “与民休息”政策: 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 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汉高祖 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经济衰败 高祖建汉 “文景之治” 汉文帝 汉景帝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卷五·景帝纪第五》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政治稳定,经济恢复,社会安定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汉书·诸侯王表》 核心权力: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地方制度:郡国并行制 淮南王长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居处无度,出入拟于天子,擅为法令。 ———《史记·孝文本纪》 措施: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削藩”建议,开始削夺部分有罪诸侯王的封地,划归中央管辖。 结果: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国掀起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巩固“大一统” 第二章 汉武盛世 材料1: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材料2: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3: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4:(文帝、景帝时)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史记·匈奴列传》 诸侯势大 丞相权重 思想不一 匈奴犯境 汉武帝登基后面临哪些问题? 【课堂活动】根据课本第22页的内容,梳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与边疆治理四大层面完成表格内容。 政治大一统 经济大一统 思想大一统 疆域大一统 “推恩令”;设立中朝;实行察举制;设立刺史制度;任用酷吏 改革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征收财产税 尊崇儒术 北击匈奴;张骞通西域,设河西四郡;海陆丝绸之路开通;设置西域都护府;对东南、西南地区的治理比以前更有效 汉武盛世 有所损益 “推恩令” 设立中朝 察举制 刺史制度 封地 【名词解释】 “推恩令”:名曰“推恩”,实为分化、瓦解和削弱。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任用酷吏 汉武盛世 有所损益 封地 用“推恩法” 蚕食王国的领域。推恩法的实质是诸侯王可以封子弟为王子侯,但所建侯国必须归王国周围的郡所有。 这样一来,封侯越多,王国领域就越小,到西汉末年,许多王国只剩三四县之地了。 ———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推恩令” 设立中朝 察举制 刺史制度 任用酷吏 汉武盛世 有所损益 皇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中朝 (内朝) 外朝 有事上报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宫中原有几位负责文书收发的小吏,称“尚书”,员四人。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