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8591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四首之《送友人》同步课件(共40张PPT)+素材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7次 大小:35180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40张,课件,同步,送友人,编版
    (课件网) 送 友 人 导入新课 世人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 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 ———白居易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 导入新课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多少深厚友谊,因诗词而长存 别董大 高适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是激励! 赠汪伦 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赠我情。 是真挚!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牵挂! 向古今伟大的友谊致敬,让阳光照进生活~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2.品读古诗,体会作者感情。 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整体感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夸张。他最擅长乐府歌行,近体则以七绝和五律著称。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整体感知———作者简介 本诗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八(上海古籍-出卷网-1980年版)。送友人,点明了诗歌的写作内容。这首诗描写了李白在城外送别友人的情景。 整体感知———创作背景 自然环境 整体感知———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题材是送别诗,那么体裁是? 五言律诗 律诗主要特点: 1、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2、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3、偶数句要求押韵。 整体感知———链接知识 送 友 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整体感知———朗读诗歌 【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河水围绕着城东缓缓流过。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景色,透着轻快明丽的气息。这里有山的青绿,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整体感知———了解诗意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译文】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分别 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颔联抒情,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表达了对朋友深切的关心。 整体感知———了解诗意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译文】浮云漂浮不定,就像游子行踪不定,落日缓缓而下,似乎有所留恋,正如我们难舍的情谊。 颈联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浮云孤飞,来去不定,喻游子之心;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 比喻难舍之情。 比喻游子行踪不定。 整体感知———了解诗意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我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从此离去。那两匹马却像不忍分别似的在长鸣。 尾联李白化用古典诗句,借马鸣之声来抒离别之声,表达了感伤、惜别的心情。 此。 马嘶叫声。 离群的马。 整体感知———了解诗意 精读细研 《送友人》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 精读细研 《送友人》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请简要分析。 “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