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孝亲敬老,传承家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本次专题学习,进一步理解“孝”的多维度内涵。 2.结合经典文献与生活实践,思考“孝亲敬老”、“传承优良家风”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3.通过本次专题学习,学会与同学合作,提高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特别重视“孝”,在今天,我们仍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子女,历尽辛苦,呵护备至,不求回报;作为子女的我们,则应充满感恩之心,孝敬双亲。我们还应更进一步,将孝敬双亲的心意,扩大到敬爱所有的长辈。让我们孝亲敬老,听从长辈的谆谆教诲,将优良家风传承、发扬下去。 二、活动开展 任务一:分享孝亲敬老故事 古往今来流传着许多孝亲敬老的动人故事。在当代社会,孝亲敬老的美德得到了大力弘扬,两年评选一次的全国道德模范中,就有不少孝老爱亲模范,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温暖。 小组合作,以“孝亲敬老”为主题设计一期板报,可以是实体的板报,也可以做成电子板报。 1.搜集古代的孝亲敬老故事,了解其大意。小组讨论:在当今社会,这些故事主人公的言行,哪些值得我们效仿 哪些在今天已不宜提倡 从中选出有较高价值的故事。 示例: (1)《二十四孝》故事: 刘恒亲尝汤药 刘恒对母亲薄氏感情甚笃,力行孝道。薄氏曾因一场大病而三年不愈,刘恒也整整侍奉了三年,经常守在母亲身边,不解衣带而卧,精心料理,十分操劳。给母亲治病的汤药,都要由他亲口尝过之后才让母亲服用。三年后,母亲病好了,而刘恒却累倒了。公元前180年,大臣周勃平息吕氏之乱后立刘恒为帝,理由是刘恒仁孝贤能,名扬天下。刘恒登基后,重德治、兴礼仪,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发展水利。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陆绩怀桔遗母 陆绩小时候,是一个聪明而孝顺的孩子。他6岁时随同父亲陆康到九江拜会太守袁术,袁术用桔子招待他们。陆绩把两个桔子藏进衣袖,辞别作揖时桔子掉到地上。袁术感到奇怪,问道:“陆郎来我家做客,临走时为什么还要怀揣主人的桔子呢 ”陆绩回答说:“我母亲平时最爱吃桔子,我怀揣桔子是为了带回家去给母亲吃。”袁术十分惊喜,见他这么小的年龄,就懂得孝敬母亲,真是让人感动。袁术当场对陆绩的一片孝心大加夸赞。 黄庭坚涤秽事亲 黄庭坚秉性至孝,自幼就从生活起居方面无微不至地照顾父母,每天起床后即为父母倒便器多少年如一日,已成习惯。宋哲宗元佑年间(公元1086年起),黄庭坚出任国子监,后任太史之职。虽然身居高位,尊贵显赫,但他这一习惯从未改变。此时父亲已去世,他侍奉母亲更是竭尽全力。家有婢女成群,然而每天他还是要自己亲自为母亲倒便器并清洗干净,从不中断,从不忘记为人之子应尽的职责。 (2)联系生活实际,你认为《二十四孝图》中古代孝亲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在当下社会是否合理呢 应该怎样对待传统“孝”文化 链接: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中谈“孝” 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回顾《二十四孝图》中的其他故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小组讨论其中主人公的行为,并记录讨论要点。 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看法,注意结合事例;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质疑。 小结:对于传统的孝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盲目全盘照做,要加以辨别。对一些好的传统,我们应该传承;对于不合理的东西则应摒弃。 2.通过各种媒介了解当今时代心怀感恩、孝亲敬老的典范人物,了解他们的孝行。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孝行楷模,可以通过访谈,深入了解他们故事中的动人细节,搜集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