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0977

【精品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829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年,考试,期末,语文,学期,九年级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25九上·澄海期末)默写古诗文。 1.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此事古难全。   ,   ,(苏轼《水调歌头》) 4.醉翁之意不在酒,   。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用典”是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能让诗词言简意赅,含义隽永。如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   。”一句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朝廷,实现政治理想的抱负;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一句借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物是人非的感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为报倾城随太守,   ,   。”以孙权自喻,显出词人的“狂”劲和豪兴。 (2025九上·澄海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型民族舞剧《醒·狮》以广东醒狮和南粤非遗项目为元素,充分展示了岭南文化及湾区精神,倍受 zàn yù(  )。在舞剧之中,醒狮与南拳、狮鼓、木鱼歌等元素相互配合,彼此烘托, xiāng dé yì zhāng(  ),生动地勾勒出岭南文化的丰富画卷。 醒狮原名为“瑞狮”,直到鸦片战争的战火蔓延到南方,因为“瑞”字方言谐音“睡”具有民族忧患意识的佛山人便将其改为醒狮,其寓意为醒狮醒国魂,击鼓安社稷,以期唤醒国民反抗压迫的意识。自此之后,无数仁人志士 qián pū hòu jì(  ),为了民族的独立与尊严而英勇奋战,醒狮也成为了凝聚民族精神力量的重要象征。 如今,醒狮不仅是____、____,而且是深入岭南人骨髓的____。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使醒狮文化越来越焕发出青春活力。 7.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zàn yù    xiāng dé yì zhāng    qián pū hòu jì    8.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种表演一种艺术一种文化 B.一种艺术一种表演一种文化 C.一种表演一种文化一种艺术 D.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一种表演 9.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使醒狮文化越来越焕发出青春活力。 B.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使醒狮文化越来越散发出青春活力。 C.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加入,醒狮文化越来越散发出青春活力。 D.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醒狮文化越来越焕发出青春活力。 (2025九上·澄海期末)班级开展“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各题。 10.【设计活动】 大家正在讨论活动设计,已经设计好两项,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两项活动。 活动一:自强名言我来读 活动二:自强人物我来找 活动三:    活动四:   。 11.【感悟内涵】 小云在搜集资料时,发现下面诗句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请选择其中一句,说说自强不息的具体内涵。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2.【寻找人物】 小雨在寻找古代自强不息的人物时,找到了“欧阳修”和“李时珍”,用这两个人物的经历作为论据写了一段话;请你再找一个人物,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欧阳修出身孤寒,然苦读不辍,革新诗文,终成文坛领袖;李时珍不畏艰险,跋山涉水,尝遍百草,历数十载,终成药物巨著《本草纲目》;   。他们于困境中奋起,于磨难中前行,以各自的方式奏响自强不息的壮丽乐章,为后世敬仰,令来者追慕。 (2025九上·澄海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