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2434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课件(50张PPT)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八上)

日期:2025-03-3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20737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四,第二,复习,一轮,历史,中考
  • cover
(课件网) 2025年历史中考复习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考点1 新文化运动 考点2 五四运动 考点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聚焦中考 01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通过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伟大建党精神。 核心知识点 02 ★时间轴 ★阶段特征 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新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知识点导航 考点1: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领导者 陈独秀和《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他们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 宣传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知识点导航 新文化运动 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鲁迅创作的《狂人日记》是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2)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两面旗帜)是民主和科学 (3)提倡文学革命:①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②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知识点导航 新文化运动 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知识点导航 考点2: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指导 宣言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知识点导航 五四运动 扩大 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但遭镇压,多人被捕。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结果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 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 ★知识点导航 五四运动 性质 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意义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